查询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中心 > 社会政法

报告精读 | “三农”发展新亮点——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7~2018)

“三农”问题一直是人们关心的话题

2017~2018年“三农”又有些什么样的变化?


微信图片_20180420093346

(点击图片可跳转至购买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农村绿皮书: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7~2018)》。


2017年,中国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和发展方式转绿,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成效显著。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继续改善,化肥农药用量增长势头得到扼制,农业可持续发展有效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发展壮大,种植业适度规模经营占比达40%,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典型持续涌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玉米等粮食收储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成效超预期。


绿皮书指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加快,与国民经济的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2017年,第一产业增加值654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实际增长3.9%,比上年加快0.6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到7.9%,比上年降低0.7个百分点。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51972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在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所占比重上升到14.2%;全社会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为20892亿元,比上年增长11.8%,明显高于其他产业。


展望2018年,尽管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和困难,但是,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中国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和发展有望进一步积极向好。估计农业保持稳定增长态势,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6.8万亿元,比上年实际增长3%,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有效推进;农民消费支出继续较快增长,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5.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近12%;粮食总产量可能超过6.2亿吨,比上年增产约1%;其他主要农产品产量继续增长,农产品供给保持宽松状况,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总体会有小幅度上涨;农民收入增长将进一步加快,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望接近1.5万元,比上年实际增长7.7%,农民收入增速继续保持快于城镇居民的态势,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将缩小到2.68,比上年下降0.03。



农村


1.乡村振兴战略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全面部署。


乡村振兴战略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其内涵更加丰富,时代感更强。



2.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


2016年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提出:“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以下简称“三权”)分置并行,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的“三权分置”,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同时也划出了政策红线,即不得违规违法买卖宅基地,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严格禁止下乡利用农村宅基地建设别墅大院和私人会馆。



3.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小农户是我国的主要经营主体。小农户将长期存在,但在总量上将不断减少,其发展方向是逐步过渡到现代农业。这是农业农村改革和发展的目标、任务和起点。要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地位;从兼顾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权益的角度,衔接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和完善面向小农户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4.乡村消费增速加快


受农民增收和消费增长及农村消费环境改善等因素积极影响,以及乡村商品流通渠道日益完善和消费便利性不断增强,虽然乡村人口持续减少,但乡村消费增速总体加快。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1972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在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比重上升到14.2%。



农业


1.主要农产品普遍增产


2017年,主要农产品普遍增产,农业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籽粒玉米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继续减少,大豆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继续提高;棉花继续向新疆优势产区集中,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全国所占比重继续提高;生猪向玉米生产大省进一步集中,南方水网地区生猪生产继续减少。农产品生产向优势适宜地区集中态势明显,粮棉等生产集中度继续提高,生猪养殖向粮食主产区和环境容量大的地区转移逐步到位。


2017年,中国粮食总产量61791万吨,比上年增加166万吨,增产0.3%。2017年粮食总产量水平是继2013年中国粮食首次突破6亿吨大关以来连续5年稳定的生产能力的呈现,是历史上第二高产年。



2.农业绿色发展取得突破


2016年,中国农药使用量和化肥施用量负增长。2017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达到97.8%,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蔬菜、水果、茶叶、畜禽产品和水产品抽检合格率分别为97.0%、98.0%、98.9%、99.5%和96.3%。



3.农产品进出口格局


2017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格局与前两年相比发生明显变化,突出表现在农产品进口和国际贸易逆差在连续两年缩小后再度扩大等方面。


2017年1月11日商务部最终裁定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干玉米酒糟存在倾销和补贴,国内干玉米酒糟产业受到实质损害。2017年5月22日商务部发布第26号公告,裁定进口食糖数量增加使中国食糖产业受到严重损害,对进口食糖产品实施保障措施。2017年8月18日商务部发布第39号公告,决定对原产于巴西的进口白羽鸡产品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2018年2月4日商务部发布第12号和第13号公告,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高粱进行反倾销反补贴立案调查。商务部对进口农产品不断采取反倾销反补贴措施,一方面反映其他国家农业贸易保护和进口市场不公平竞争的客观存在,另一方面表明采取必要措施促进农产品国际贸易公平竞争和保护国内农业生产是必要的。



农民


1.农民收入增加


2017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32元,比上年增加1069元,增加幅度是国家统计局自2012年第四季度起建立统一的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体系以来最大的。2017年,农民人均经营净收入首次超过5000元,达到5028元,比上年增加287元,名义增长6.1%,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为26.8%。



2.农民返乡创业


近年来,中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批涌现,这些农业经营主体年轻且文化水平较高,在乡村创业创新培育农村新型组织。据有关资料,到2017年,随着农业发展环境的改善和国家鼓励支持回乡下乡政策措施的实施,全国各类返乡下乡人员已达700万人,平均年龄44.3岁,高中、职高或者大专以上学历占比达到40.7%,创办的经营实体80%以上都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超过290万家,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超过115万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农业农村发展动能转换的主导力量。



3.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计划


2018年,国家扶贫攻坚力度还将加大,以及国家将实施1000万以上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计划,这些都有助于给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工资水平的上涨。预测2018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将超过6000元,达到6050元,比上年增长约10%。


(导读:本书责任编辑 宋静)

上一篇: 报告精读 |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报告(2017)
下一篇: 报告精读 | 健康管理蓝皮书:中国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