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联合书单
几家出版社凑一块儿,把近期值得看的经济管理类好书整成了这份书单 —— 有能帮你看懂经济风向的“指南针”,有拆解大厂案例的“实战手册”,也有把老理论讲出新意思的“醒脑指南”,从行业趋势到职场思维,角度各不相同。
读书意义,大概就是在忙碌日子里留个缝隙,让这些凝结着经验与思考的文字,陪你一起看看世界、想想问题。翻开任何一本,说不定就藏着你正在找的答案呢~
01
美国企业史:
从技术创新和产业迭代出发
美国经济增长和国强民富背后的重要支撑力量是什么?——企业
巫云仙 著
2025年3月出版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综合吸收过去100多年美国企业史研究的经典成果,以时间为经,以技术创新和产业迭代逻辑为纬,借助企业历史资料和美国政府小企业管理局、美国经济分析局等的最新数据,通过对美国企业发展纵横面的全方位研究,揭示美国企业如何从技术引进和模仿创新,走上自主创新、突破性创新、颠覆性创新和引领式创新的发展之路。全书全景式地呈现了26家大型企业的兴衰发展,包括:善于创新而走出北美荒野的哈德逊湾公司、败于丛林竞争的西北公司等早期美国企业;崛起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且一直引领技术创新并存续至今的杜邦公司、标准石油、通用电气、AT&T、IBM、福特、波音等典型工业巨头;以及信息技术革命以来惠普、英特尔、微软、苹果、特斯拉、英伟达等高科技企业。
02
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立足百年变局与文明视野
解读金融强国之路的文化密码与时代课题
董昀 著
2025年4月出版
中信出版集团
金融文化深刻影响金融理论与实践。从古至今,金融文化在中国的经济社会变迁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本书以五千年文明根系为锚,以“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为根本途径,从文化基因层面探究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历史逻辑,从国际比较视野把握中国金融发展的基本特色,从中总结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内涵要义、理论意蕴和实践要求。
全书围绕“五要五不”的核心范式,将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稳健审慎、守正创新、依法合规等文化精髓,融入金融强国建设的实践方法论中。发展道路植根于文化属性,西方经济金融理论无法破译中国金融发展的成功之道;唯有立足国情,把握中华文脉,方能理解金融发展道路中蕴含的中国特色。
书中对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核心特质的剖析,体现了历史纵深与时代张力:从北宋交子的货币信用到抗战时期的货币主权;从“法至精密”的山西票号到“以义立本”的亚投行;从40余年经济快速发展到金融体系长期稳定,既凸显文化传承脉络,又刻画金融治理智慧,为国际社会理解中国金融打开了一扇文化视窗。
当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金融博弈正在重塑国际格局,中国金融文化的独特经验值得被世界关注。本书详述中国金融文化知常达变、守正创新的辩证体系,对政策制定者和学术研究者来说,是一部兼具深度与锐度的适时之作。
03
变局与破局:房地产发展启示录
解码房地产行业转折点,融合全球经验与本土实践,一本书读懂房地产“新范式”。
夏东 著
2025年4月出版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本书是一部系统解析中国房地产市场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的权威著作。作者基于深厚的行业积淀与独到见解,从政策导向、市场机制与创新策略三个维度,全方位阐释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演进机理与转型方向,并深入探讨如何借鉴国际周期经验与国内最佳实践,推动房地产行业在变局中实现破局,为行业平稳转型提供切实可行的启示与路径。
本书不仅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科学决策的理论支撑与实践依据,为行业从业者拓展了视野与战略洞察,而且也为普通读者构建了一个系统理解中国房地产行业运行逻辑与未来趋势的认知框架。通过本书的深度分析与前瞻性建议,读者将能够准确把握房地产行业的脉搏,洞察行业变革的内在逻辑,并探索房地产领域的新模式与新机遇。
04
正路2——
我一生的实践与追求
中国快餐教父、百胜中国前主席兼CEO苏敬轼传奇人生和管理智慧全纪实
苏敬轼 著
2025年4月出版
东方出版中心
百胜中国前主席兼CEO苏敬轼在本书中记录了他从四家肯德基门店起步,掌舵26年走在正路上,终带领百胜中国成长为中国餐饮航母巨头的传奇历程,并从品牌重塑、门店开发、供应链打造、新品研发、数字营销、危机公关、食品安全、团队建设、财务护航等全方位详解成就餐饮航母百胜中国的“正路”体系。这不仅仅是一本成功企业家的自传,更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大潮中,一家跨国企业在中国市场如何勇立潮头、坚持正路的深刻思考和分享。本书适合所有有志于立人立业立功的企业家、管理人、职场人借鉴与学习。
05
制造消费者
了解消费主义;看清消费陷阱,只为真需求买单。不被物欲绑架,才是真正的自由
[法]安东尼·加卢佐 著
马雅 译
2025年4月出版
广东人民出版社
人类不是天生的消费者,消费也并非一直占据着我们生活的中心。从自给自足时代到买买买时代,人类社会到底经历了怎样的转变?
《制造消费者》是一部消费社会学入门读物,也是一部消费主义简史。本书从18、19世纪商品经济发轫的欧洲入手,展现了消费社会两百年的演进与变革,以及消费主义从诞生到发展,再到占领世界每寸角落的过程。
本书以丰富的史料、贴近生活的案例、精准而克制的论述,揭开消费主义的迷雾——在崇尚“消费自由”“个性解放”的当下,资本、广告与媒体彼此合谋,利用人的恐惧与渴望、认同与偏见,隐秘地掌控着我们的生活与思想;商品成了定义自我的核心工具,购物成了通往幸福的必经之路,我们也在不知不觉中被改造成消费的机器。
06
不结婚的社会
双亲如何成为特权,以及家庭为何很重要
[美]玛丽莎·S.科尔尼 著
李小霞 译
2025年4月出版
浙江人民出版社
在本书中,玛丽莎·S.科尔尼基于十多年的经济研究(包括她自己的原创工作)表明:一个有两位已婚父母的家庭——稳定处于社会经济阶层的较高端——就像一辆经济交通工具,使自己的孩子比其他孩子更具优势。婚姻和阶层的这些趋势,对不平等和社会流动性产生的复合影响将变得越来越严峻。
对许多人来说,双亲家庭可能是一种老派生活方式的典型象征。但本书明确指出,尽管婚姻面临诸多挑战和缺陷,但它可能是我们走向更公平未来的最佳途径。通过直面家庭结构在塑造孩子生活和未来方面所起的关键作用,科尔尼对婚姻的衰落对一个经济体和一个社会的意义进行了批判性评估,点明了我们必须做些什么来改变方向。
07
人生法则:
33条商业和生活指南
当代年轻人摆脱焦虑、掌控生活、释放潜力的人生指南!
[英]史蒂文·巴特利特 著
邱墨楠 译
2025年5月出版
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提出了个人职业发展和日常生活的33条法则,这些法则基于心理学、行为科学、作者的个人经历以及作者在播客中采访过的世界上成功企业家、艺术家、运动员、作家、演员和歌手的经验。
作者的写作风格引人入胜,可以使复杂的概念被广大读者轻松理解,每条法则都配有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和故事。
这些法则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适用于很多行业,可以帮助读者掌握自己的生活并释放自己的潜力。无论你是想创造伟大的东西还是成为伟大的人,这些基本法则都可以为你提供助力。
08
共生时代 :
开启机器与人类共存的新未来
未来会成为机器人主导的世界吗?
掌握机器人的本质,实现人机共生
[英] 露丝·艾利特(Ruth Aylett)[英] 帕特丽夏·A.瓦格斯(Patricia A. Vargas) 著
陈聪 译
2025年3月出版
中译出版社
本书深入探讨了机器人技术的本质及其对未来的深远影响。作者从古代机械装置的起源出发,梳理了机器人技术从简单自动化到现代智能系统的演进历程,并揭示了公众对机器人技术产生恐慌的深层原因。书中系统解析了机器人的核心能力,包括运动、感知、导航和抓取等关键技术,以及这些能力如何通过不断创新得以优化和提升。
本书特别聚焦于“智能”和“学习”等复杂概念,揭示了学术界对这些术语定义的多样性并客观分析了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实际局限与挑战。同时,书中深入探讨了机器人在团队协作中的潜力,如何通过情感模型提升人机互动的流畅性,以及社交机器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此外,本书强调了语音和语言交互技术的重要性,指出这是实现机器人与人类自然沟通的关键突破点。
最后,本书回归伦理与社会影响的核心议题,深入剖析了机器人技术对就业市场、社会结构以及人类生活方式的潜在影响,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并审慎应对这些变革。
本书旨在引导读者以开放、理性的视角看待机器人技术,既认识到它是人类智慧与创新的结晶,也意识到其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引导与规范,以确保该技术为人类福祉服务。
09
金钱的力量
财富流动、债务与经济繁荣
[美] 保罗·谢尔德(Paul Sheard) 著
孙树强 译
2025年3月出版
中译出版社
金钱渗透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使经济世界得以运转。然而关于金钱的困惑和争议却从来没停止过。在本书中,经济学家保罗·谢尔德通过阐述政府债务、中央银行、量化宽松、货币创造财富和不平等、货币破坏性、国际货币、加密货币等金钱的力量,提炼了货币是什么、是如何产生的,是如何与实体经济相互作用的,以及这些力量将对世界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
同时,本书提出且回答了一些常见的经济问题,这些回答或许会给专业与非专业读者带来新的启发,会为货币与宏观经济政策的解读提供新思路,会改变我们对货币、金融市场和经济的看法,有助于公众更好地参与政策辩论、预测未来政策发展。
10
银行简史
一部蕴含健全货币思想的银行史
[美]理查德·希尔德雷思 著
蒋豪 董月程 译
2025年2月出版
商务印书馆
《银行简史》一书虽篇幅不大,却较为充分地展现了作者希尔德雷思的货币银行思想。希氏认为,政府无法提供价值稳定的货币,那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作为健全货币思想的先驱,他支持诚实货币和自由银行制度,反对银行拥有特权和中央银行。《大英百科全书》曾评价,希氏货币银行著作“有助于促进美国自由银行制度的发展”。其理论可谓古典自由主义在该领域的体现,同之后的奥派经济学货币理论不谋而合。本书论述简明清晰、举重若轻。重拾希氏此书,有助于我们反思当下货币银行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其危害,从而让金融恢复其本来的面目和作用,真正保障社会和经济稳定发展。
欢迎更多出版单位和品牌加入我们的联合荐书活动,如有意向,请发邮件至:hnj@ssap.cn
策划丨zsy
编辑丨zsy
审校丨myx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