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 | 2024年上半年社科文献中国史新书(I)

拨开过往的烟云,探寻文明的足迹。近期,我们为大家带来一系列2024年上半年历史学出版新书的盘点,本期书单为第一期。从古代文明的辉煌到近现代社会的变迁,每一本书都是通往历史深处的钥匙,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康藏史》(古代卷、近代卷)







石硕 主编

邹立波 副主编
玉珠措姆 李志英 王海兵 等著

2023年12月出版

ISBN:978-7-5228-1988-4

本书是首部全面、系统勾勒和呈现康区整体历史面貌的通史著作。本书以通史体例,将康藏历史置于历代中央王朝、西藏地方及汉藏民族交流互动之中,系统梳理和呈现了该区域的历史发展脉络。通过对康藏地区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我们不仅可以更清晰地认识西藏以及青藏高原各民族同内地的政治交往、贸易往来和多民族文化交流,同时对理解藏族逐步融入中华民族的历史轨迹会有更清晰的认识。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机构变迁与政策调适:20世纪40年代粮食问题研究(全2册)








王荣华 著

2024年1月出版

ISBN:978-7-5228-2940-1

本书以20世纪40年代国民政府的粮食机构与粮食政策为研究对象,主要对粮食部及其制定、推行的粮政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综合考察粮食部成立发展、人员变迁、粮政实施、绩效考核、互动博弈、客观作用和影响等。


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组织形态研究









刘魁 著

2024年1月出版

ISBN:978-7-5228-2281-5

本书以中央苏区发展的脉络为主线,以全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为面,把中央苏区党的组织建设置于当时全国大环境的背景中考察,展示了近代社会动荡转型中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建构和运行实态,回答了中央苏区时期中共党组织在艰难环境下为什么能够扎根、发展、壮大这一问题。


溃败的整合:法团主义视角下的战后城市工会研究(1945—1949)









胡悦晗 著

2024年1月出版

ISBN:978-7-5228-3028-5

本书以法团主义为理论视角,以1945年至1949年间武汉和杭州的工会组织为主要研究对象,考察国共内战时期城市工会利益组织化的形成机制及社会整合功能。战后国民政府建立的工会体系并不是为了创造一个法团主义模式的社会组织体系,而是为了维护其统治的工具。这一本质注定了孱弱的社会团体只有法团主义的形而无其神,无法担负起社会整合的功能。


东北大鼠疫:西法防疫在中国









杜丽红 著

2024年1月出版

ISBN:978-7-5228-2941-8

1910—1911年,一场鼠疫席卷整个东北。本书以晚清政府面对这场突发的东北大鼠疫,接受、确立并实行西法防疫的具体政治运作过程为中心,对近代中国这场影响深远的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剖析;并采取上下结合的视角,系统讨论与梳理此次疫情应对,进而呈现了清末东北社会内外多种势力交织的复杂样貌。


上海公共租界公共卫生行政管理研究(1854~1937)








罗振宇 著

2024年4月出版

ISBN:978-7-5228-3479-5

上海公共租界公共卫生行政管理制度的确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不是西方经验在上海的简单复制,而是秉持近代西方公共卫生管理理念并加以本土调适的产物。这套制度创制及实施的目的是保护占租界人口少数的外国侨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及上海港的商业利益,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使租界及其周边华人受惠,并成为中国近代意义上公共卫生管理的源头之一。


明清民国时期关中-天水地区城市水利研究








王挺 著

2024年4月出版

ISBN:978-7-5228-3087-2

本书基于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历史城市水利研究的评述,提出“区域”“整体”的研究思路,分别从“城址的选定与水环境”“城市用水的环境与供应”“城市水灾的特征与应对”“城市水体的营建与功能”四个方面,对明清民国时期关中—天水地区城市与水环境的互动进行整体考察。


中国博医会与中国现代医学的发展(1886~1932)








崔军锋 著

2024年1月出版

ISBN:978-7-5228-1239-7

本书叙述了博医会的历史(1886~1932),考察了该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组织、思想、活动和影响,及与中国社会、尤其是医学界之关系,分析了其在近代中国医学职业活动模式和现代医学学术体制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并揭示其随着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和国家意识的觉醒,这一外人在华所办科学组织的最终历史命运;对博医会与中国现代医学发展的关系展开专题研究,包括博医会的医书出版与教会医学教育工作,博医会与东亚疾病与传统医学研究,博医会与公共卫生教育运动等;客观分析了近代外国在华科教团体的贡献与历史命运。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历史考古研究系列


万里向安西——出土文献与唐代西北经略研究








刘子凡 著

2024年4月出版

ISBN:978-7-5228-3739-0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明交融与疆域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唐朝倾国力以西顾,重视西北的开拓与经营。本书聚焦于出土文献考释与唐代西北经略史的考证,同时也希望将万里之遥的长安与西域联系起来,借西北研究观察整个唐代的社会治理与制度变革。



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学者文库

蔡锷史事日志(全五册)








曾业英 编著

2023年12月出版

ISBN:978-7-5228-1372-1


本书为蔡锷的年谱长编性之作。在体例上虽也依年月日纪事,但又异于一般年谱著作。首先,辑录文献不限于蔡锷本人,而力所能及地兼顾了与其史事有关的同代人之作。其次,为便于读者了解局部事件的始末,以及其他互为联系的问题,采用了专题性的时、空相结合的集中反映方式。再次,为免内容失真,所辑文献一律原文照录,并不采用由编著者以现代语言转述的通常做法。至于蔡锷史事,不论史实性的研判,还是观点的阐释,均从事实出发,提出不少新见,作为后人研究的参考。



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学术出版资助项目


陆征祥往来书简








李学通 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史料学研究室 编

2024年1月出版

ISBN:978-7-5228-2646-2

本书收录了清末民初著名外交家陆征祥与亲朋故友往来的700余通手札。陆征祥与清末民初时期各界人物的交往在书简中留有不少痕迹,其中数量最为集中、史料价值最为突出的是陆与其契弟刘符诚的往来手札,这批书信开始自1932年,直至1948年11月18日陆征祥“最后笔迹”,详细记录了陆征祥晚年的思想、信仰、生活等方方面面的情况,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国内外的政局、社会民情。


重释唯物史观









吴英 著

2024年4月出版

ISBN:978-7-5228-2953-1

目前流行的唯物史观解释体系存在引证经典作家论述缺乏全面性与解释重大历史和现实问题缺乏说服力两大问题。本书首先着力于对唯物史观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一些基本理论进行重新解读,继而,在此基础上对西方学界有关唯物史观的代表性观点进行述评,并根据唯物史观的方法对西方的一些重要历史理论予以解析,最终得出唯物史观是唯一科学的历史理论的结论。


王朝科学的叩问之路









赵现海 著

2024年5月出版

ISBN:978-7-5228-3492-4

本书系统梳理了近代以来中西科学历史研究脉络,将对于中国古代科学的研究放到中国古代历史整体背景之中,审视在中国古代规模庞大的王朝国家影响下,科学所呈现的独特概念体系、制度规范、实践操作与历史影响,揭示“王朝科学”的不同发展道路与内在逻辑,叩开中国古代科学研究的应有门径,勾勒世界科学图景中的别样线索。



中国历史研究院学术出版资助项目


中华传统礼制的理论









汤勤福 刘丰 等著

2024年4月出版

ISBN:978-7-5228-3537-2

本书聚焦于中华传统礼制的变迁、价值、功能与转化等领域,提出礼制变迁四分期,礼数与礼义之矛盾运动为礼制变迁的内在动力,中华礼制具有六大特性,礼制具有重要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功能,传统礼制应在重建礼义之邦过程中实现现代性转化等诸多论点,可作为学界在此领域进一步研讨的参考。


北京大学海上丝路与区域历史研究丛书


元代丝绸之路史论稿









党宝海 著

2024年2月出版

ISBN:978-7-5228-3384-2

本书以元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为视角,对西域畏兀儿王国的王室亦都护家族、东迁内地的西域人家族、河西地区的元代文献与商品、元朝和安南的关系、元代中国与波斯湾地区及阿拉伯半岛南部的关系等做了细致深入的研究与探讨,由此推进对元代丝绸之路沿线史地的认识与考察。



古代中国与丝路文明研究丛书


花雨丹书








乌云毕力格 乌兰巴根 著

2024年4月出版

ISBN:978-7-5228-2504-5


本书是研究西藏自治区档案馆所藏清代蒙满文档案的第一部专著。作者在参与整理和影印出版该馆所藏蒙古文档案的基础上,对其中蒙古文书信档案进行汉译、注释和研究,向世人展示了清代蒙藏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历史画面。本书资料珍稀罕见,研究具有学术前瞻性和开拓性。


新经济史丛书


矿政:清代国家治理的逻辑与困境








温春来 著

2024年1月出版

ISBN:978-7-5228-2359-1

本书在揭示清代矿政之模式及其内在缺陷的同时,论述了彼时国家治理的若干重要原则与面向。并以上述经验事实为基础,进一步联系明清王朝对食盐、丝绸、瓷器、马匹等重要物资的汲取模式,结合15~18世纪国家转型的大背景,通过对『中央全面决定机制』『猜忌型决策』『行政造「息」』『事例原则』等概念的阐发,揭示清代国家治理的逻辑与困境。



四川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丛书


中华民族的凝聚与演进十六讲








石硕 霍巍 主编

励轩 执行主编

2024年5月出版

ISBN:978-7-5228-1920-4

本书由四川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组织开展的全校通选课“中华民族的凝聚与演进”课程讲义汇编而成,共计十六讲,内容涵盖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等多个学科。十六讲以专题形式从多个面向讲述中华民族形成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以及中华民族概念史,探索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帮助读者理解新时代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本质特征。



宁夏大学史学丛书


中国史研究论集








杜建录 主编

2024年6月出版

ISBN:978-7-5228-2503-8

本书共收论文50余篇,主要是作者近年来公开发表的成果,包括中华民族共同体和民族史学理论、汉魏隋唐史、西夏史与西夏文献、明代地理地图、民间契约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研究,其中西夏史研究最为丰富,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献等诸多方面,反映出宁夏大学中国史研究的优势和特色。



其他重点书籍


中华文明统一性研究







邢广程 主编

范恩实 副主编

2024年4月出版

ISBN:978-7-5228-3636-2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研究阐释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切实担负起研究阐释的职责使命,在《人民日报》《文学遗产》《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等高质量的报刊公开发表了一批主题学术论文和理论文章。本书将这些文章汇集成册,希望在学界共同努力下,掀起研究阐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强大热潮。


近代日本在长江流域的扩张(1862—1937)








李少军 著

2024年5月出版

ISBN:978-7-5228-2607-3

本书考察了1862年至1937年日本对中国长江流域扩张的过程,讨论了其间日本在长江流域设立租界、从事军事侵略与经济扩张等问题,分析了日本势力在长江流域的变化及中国民众的反抗。


国宝有故事:文物保护那些事儿









刘爽 著

2024年5月出版

ISBN:978-7-5228-2567-0

盛世兴藏。本书以深入浅出的语言介绍了文物保护中最基础、最典型的100个问题,是了解文物保护知识直接、有效的科普读物,有助于对文物保护基本概念、原则和制度等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希望通过专业性的分析为初涉文物保护的相关人员及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份便捷直观、生动具体、丰富多彩的答卷。


负笈海东:留学韩国日记








拜根兴 著

2024年4月出版

ISBN:978-7-5228-2919-7

本书为作者1998年5月-2002年8月留学韩国期间的日记,记录了作者留学韩国期间学习生活的艰辛和自强不息的追求,对世纪之交韩国当地的习俗风尚、学术界趣事也多有触及,反映出中韩建交之后两国人文交往的点点滴滴,是一部融中韩学术文化、人文交流于一体的实录性著作。


制度变迁视角下的宋代经济社会








张锦鹏 著

2024年3月出版

ISBN:978-7-5228-1747-7

经济制度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性制度,其制度安排关系重大。宋代私有土地产权制度的确立、通商法在禁榷制度中的运用、赋役制度中的免役法改革等一系列制度变革,产生了显著的制度创新效率,不仅推动了宋代商品供给规模的大幅增长和商品结构的新变化,而且孕育了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富民阶层。宋代富民阶层积极利用其财富实力,通过身份性消费和灾荒时期对粮食卖方市场的支配来获取社会话语权。他们还试图利用财富优势,构建地方性的社会关系网络,以实现个人利益,甚至以剑走偏锋的方式彰显其力量。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宋代富民阶层对获取社会话语权的强烈期望。


中国建设协会研究(1929~1949)








杜慧 著

2024年3月出版

ISBN:978-7-5228-1375-2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国家建设的动力更多源于建设者的引领及社会团体组织的助推。本书试图开拓近代中国建设团体研究的视野,从微观层面切入,探讨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初始阶段,在建设经验与人才极度缺乏而又亟须建设的历史情势下,中国建设协会等团体对中国建设路向的思考、选择与探索,多角度、全方位地勾勒出民国建设多重复杂的历史图景。


古玺文异释研究








李文亮 著

2023年10月出版

ISBN:978-7-5228-1805-4

古玺文,系战国时期齐、燕、楚、三晋等国玺印上著录之文字。在古玺文考释中有一类特殊情况——玺文异释,即众家对同一玺文在形、音、义等方面形成不同释解。越是争议,越是宝贵,越要求真。著作以古玺文异释为视角,在全面回顾前代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厘清古玺、古玺文、玺的基本概念;其次选取异释较多的五组古玺文予以讨论,因印制宜,尝试提出新的释解思路;最后,在此基础上,对形同义通者作为构件互作、简省(繁化)对比同理推释、相讹反证等考释方法予以总结归纳。


近代西北“改土归流”研究








郭胜利 著

2024年5月出版

ISBN:978-7-5228-3404-7

19世纪末期,随着西北边疆危机的进一步加深,清政府加快推进“藩部内属”“行政一体”进程,试图通过“改土归流”对西北民族社会进行改造。本书基于文献研究法和历史研究法,系统梳理了近代西北地区“改土归流”历史进程,结合多学科理论和多样化的分析工具与手段,试图揭示西北地区民族社会近代化改造的本质与规律,以期完善近代西北土司制度研究的学科结构与理论体系。

胸怀天下与砺志笃行:湖南一师早期学生群体研究(1903-1927)








李文武 李含波 著

2024年4月出版

ISBN:978-7-5228-3226-5

清末,湖南师范馆的创立(后陆续改名为湖南中路师范学堂、湖南公立第一师范学校、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开肇了湖南新式师范教育。一群来自湖南农民、手工业者、医生、商人等家庭的学子,构成了早期湖南一师的学生群体。他们勤奋刻苦、自动自治,立足传统、中西兼备,心系家国、志向远大,德智并举、全面发展,勇于实践、知行合一,或选择教育以兴我中华,或倾身革命以改造世界。他们树立了中华青年之新形象,虽逾百年,至今仍有重要之借鉴价值。

宋代巴蜀名儒孝道思想研究








刘延超 著

2024年1月出版

ISBN:978-7-5228-2344-7

本书以“孝道思想”为研究核心,将众多宋代巴蜀名儒、家族集中进行考察,从各种历史文献中挖掘宋代巴蜀孝道思想相关内容,以探求宋代巴蜀思想文化中的德孝特征和宋代巴蜀孝道思想的个体特征,进一步丰富巴蜀文化的深刻内涵。

中外关系与近现代中国研究——李育民教授七十华诞纪念文集








湖南师范大学中外条约研究中心 编

2023年12月出版

ISBN:978-7-5228-2752-0

为了充分展现近现代中国所处国际环境以及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往交流,从中获得有益的借鉴,本书收录了多视角、多层次的研究成果,共计29篇学界同仁的研究论文,呈现了中外关系、条约关系研究的最新成果及相关问题,对深化近代中外关系史研究具有推动作用。

中华民国史青年论坛(第3辑)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主办

赵妍杰 贺江枫 主编

2023年12月出版

ISBN:978-7-5228-2465-9

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南开大学中外文明交叉科学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华民国史青年论坛”的成果结集。本次论坛的主旨是“区域史与民国史研究的新取向”。论坛的内容广涉政治与军事、经济与社会、文教与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


史料与史学:“战争·变革·史料”学术会议论文集









周东华 刘萍 主编

2024年4月出版

ISBN:978-7-5228-1752-1




本书为“战争·变革·史料”学术会议的论文选编,从不同方面探讨了近代以来军事制度演进、战略方针演变、军工技术发展、战争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以及战争灾难及战争罪行等方面,折射出战争与历史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目前相关研究的趋向。


赖永初史料集








冯筱才 郭子健 编

2024年2月出版

ISBN:978-7-5228-1872-6




赖永初是20世纪40年代贵阳商界的风云人物,其个人经历也与近代历史变迁紧密相连,尤其是贵州的政经环境对其影响甚大。本书通过广泛收录与赖永初相关的地方档案、地方报刊和文史资料等,呈现这位近代贵州著名商人的事业轨迹和生平史实。同时,本书也可揭示20世纪三四十年代这20年中贵州省经济金融的许多历史实态,进一步推动学术界对贵州近代历史的研究,同时也能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赖永初这位茅酒先贤。


策划:周畅 张思莹

编辑:丁曼泽

审校:柳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