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区域视角下的西北:地缘与空间中的农耕、游牧与绿洲

作者:黄达远 著 出版时间:2020-04

定       价
¥76
丛书名:
页数:186
书号:978-7-5201-5676-9
关键词:西北|区域史|整体史|陆地史
开本:16
装帧:平装
内容简介

中国历史书写深受海洋史观影响,导致中国历史叙述“权重”发生偏移,以19世纪中叶以来通商开埠为基础的东西关系“冲击-回应”理论大行其道,直到拉铁摩尔中国“亚洲内陆边疆”研究恢复以南北关系为中心的“大陆史观”之后,“过渡地带”作为中国历史的中心才受到重视。本书以中国西北为例,以地缘与空间视角下的农耕、游牧与绿洲互动为切入点,在“长时段”的眼光下,“西北”不仅没有“停滞”,而且在“区域”空间尺度上发生了“巨变”,“长城-天山走廊”的形成为理解“中国”提供了新的视角。

作者简介

黄达远,陕西师范大学西北跨境民族与边疆安全研究中心/中亚研究中心教授,历史学博士。

目录

导论 欧亚时空中的“西北”:以农耕、游牧与绿洲的互动为中心


上编 区域与空间:西北史地新视野

第一章 区域史视角与边疆研究:以天山史为例

第二章 多维视野下的“西域”:以1759~1864年的天山史为例

第三章 边疆“核心区”建设中的族群与国家——以乾嘉时期伊犁开发为例

第四章 清代中期北疆城市崛起的动力机制

第五章 多重复合的绿洲空间与“内陆边疆城市”


下编 视角与理论:“边疆”时空再发现

第六章 边疆的空间性:“区域中国”的一种解释路径

    ——基于“中华民族共同性”理论的思考

第七章 边疆、民族与国家:对拉铁摩尔“中国边疆观”的思考

第八章 在古道上发现历史——拉铁摩尔的新疆史观述评

第九章 “长城-天山”商路与近代中国国家建构的东西轴线

第十章 陆海之间的区域关联与国家建构


后记 游与学相随:在“区域”中重识“西北”


展开∨

收起∧

编辑推荐

商品评价
100%
0好评
好评(100%)
中评(0%)
差评(0%)
买家印象:
「暂无评价」
「暂无评价」
「暂无评价」
图书排行榜
浏览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