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中心 > 财经管理

报告精读 | 甘肃农业科技绿皮书:甘肃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报告(2019)

近日,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甘肃农业科技绿皮书:甘肃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报告(2019)》。

绿皮书面向甘肃“三农”及农业科技发展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运用科学、权威、翔实的数据,呈现甘肃农业发展总体状况和变化趋势,发布事实充分、分析透彻、结论可靠、对策具体的权威性、综合性研究成果,为党政决策机构、学界、企业和媒体了解甘肃“三农”和农业科技的总体状况,把握全省农业发展趋势,开展理论研究和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甘肃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报告(2019)_978-7-5201-4650-0_正封面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至购买链接)



01

甘肃省现代农业发展还面临着基础性、长期性的“短板”,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绿皮书指出,甘肃发展现代农业的劣势直观地表现为农业生态环境脆弱、资源禀赋不足、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农业人力素质和经营水平不高。此外,全省现代农业发展还面临着基础性、长期性的“短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业经营规模普遍较小。目前,除为数不多的国有农场和少数农业合作组织外,全省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经营规模都很小,生产的市场化特征不明显,这些小规模的以家庭经营为特征的土地基本上承担着农民的社会福利,起到了一定的生活保障功能。一些没有条件外出工作的农业劳动者靠此维持生计,他们对新的经营方法和现代农业技术不敏感。

第二,农业劳动者的素质普遍较低。主要表现为:从业人员一般年龄较大,受教育程度较低,普遍缺乏农业科技知识,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不足。总体而言,当前全省的农村人力资源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和趋势。

第三,农业基础设施普遍落后。调查发现,甘肃省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比较突出。目前,甘肃省的设施农业、高标准农田及农田水利建设总体滞后,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不牢固,后劲不足。

第四,农业科研供给侧结构不优,开发和推广体系不健全。虽然全省基本具备了农业科研的基础性条件,研发实力尚可,但由于科研管理体制中存在诸多问题,科研推广的衔接互动关系不够密切,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科研人员的创新及服务热情没有得到充分激励。

最后,普遍存在的制度性障碍,这是最重要的限制因素。特别是农地制度方面,长期形成且相对固化的复杂权利结构关系使得土地资源实现有效流转和配置的交易成本较高,难以形成合理的经济规模,制约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与扩张。同时,与此相关联的农业金融、农业保险等发育不良,尚不足以有效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对融资和风险管控的基本要求。


02

  未来10~20年将成为甘肃农业现代化的关键转折期

绿皮书指出,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甘肃农业经历了产业结构的逐步升级,应对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显著提升,但是也面临着农业市场需求和农业技术发展的重大变化。

首先,农业人口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目前,全省农村户籍人口比例不到53%,直接从事农业的人口比例更低。从劳动力的年龄结构来看,农业从业人员的年龄普遍较高。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甘肃省大部分农村劳动力的年龄在45岁以上,青年人口从事农业的很少,可以看出农业已经失去了对新一代劳动力的吸引力。从表面上看,“谁来耕地”的问题迫在眉睫。但是,国际发展的经验表明,直接从事农业的人口减少是大势所趋,农业的未来是“小行业,大产业”。因此,城乡人口格局的重大变化是挑战,但也是机遇。

其次,小农经济正在失去竞争力。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迅速变革与推广,以及市场开放度的提高,目前全省小农经济为主导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已经不足以应对国内外日益激烈的竞争压力,小农获得平均社会利润的难度越来越大,依靠经营小规模土地实现脱贫致富的可能性越来越低。也就是说,延续了多年的“碎片化”的小农户如何与大市场相衔接的问题和挑战已经迫在眉睫。

再次,市场对农业和农产品的需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向小康阶段发展,人们对食品和其他农产品的需求已从追求简单的“满足”转变为“满意”,进一步过渡到追求营养健康阶段。同时,农业功能的多样性也得到迅速的认知,农业的休闲、娱乐、旅游、教育和其他新功能、新模式的开发方兴未艾。这就要求传统的农业模式要积极应对上述变化,及时做出调整。

最后,农业环境资源的利用已接近“临界点”。农业是自然资源的使用大户,长期以来,农民在用水、用肥和用药及农业废弃物(秸秆、尾菜、废旧农膜等)处理方面缺乏必要的知识和能力,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农业和绿色发展要求差距很大。特别在水资源的紧约束下实现农业的持续高质量发展,是甘肃农业面临的紧迫问题。

综合分析认为,甘肃农业发展已经走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历经数千年的农耕文明面临着深刻的革命,农业发展的“分水岭”已经出现。可以预见,未来10~20年将成为甘肃农业现代化的关键转折期。


03

    未来甘肃农业发展新业态的四条路径

绿皮书指出,甘肃省农业发展不乏土地资源,但长期靠天吃饭、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使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劣势明显,必须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寻求农业发展的新路径。因此,借鉴农业新业态发展已取得显著成效的省区经验,对甘肃省未来农业新业态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是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围绕甘肃省特色优势农业产业,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培育特色优势农业产业,积极推行农产品地产地销模式,减少中间流通环节,鼓励农产品直销,节约流通及运输成本,提高农民收益。

二是因势利导,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可以借助区位优势、当地特色发展农业新业态;可将农业发展和农产品加工、社会服务等有机结合,构建绿色、环保、生态农业,培育创意农业发展模式,发展市民庄园、休闲农业和乡村博物馆等。注重乡村文化建设与宣传,使传统农耕文物、乡村历史文化得到传承发展。同时,重视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培育“打得响,叫得亮”的农产品品牌,为消费者提供新鲜、放心的特优农产品,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三是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各省区农业新业态的发展都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对于解决农业新业态起步阶段的项目策划、发展设计、模式建构、运营协调、政策扶持、人才培养、环境完善等问题至关重要。

四是加强农业教育和科技投入力度。重视农民教育问题,培养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专业合作社带头人等新型职业农民。加大农业新业态的科技研发及投入力度,让科技服务三农,促进农业生产的精准化、智能化,提升农业生产质量和经济效益,提高农民收入。

精彩目录

Ⅰ 总报告
1 协调发展视域下的甘肃农业现代化态势与展望 /001
  一 选题背景:协调发展与农业现代化/002
  二 甘肃省农业概况/004
  三 甘肃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概况/006
  四 甘肃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态势分析/017
  五 甘肃省农业现代化发展展望/020
  六 结语/024

Ⅱ 产业体系篇
2 甘肃省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报告 /026
3 甘肃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研究报告 /041
4 甘肃戈壁生态农业发展研究报告 /057
5 甘肃省农业新业态发展研究报告 /070
6 甘肃省农业科技化发展研究报告 /088

Ⅲ 生产体系篇
7 甘肃省农作物良种化发展研究报告 /104
8 甘肃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报告 /116
9 甘肃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技术研发要点 /132
10 甘肃省质量兴农研究报告 /148
11 甘肃省绿色兴农研究报告/165
12 甘肃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报告 /182
13 甘肃市州农业现代化发展评价 /202

Ⅳ 经营体系篇
14 甘肃省人力资源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研究报告 /220
15 甘肃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研究报告 /233
16 甘肃省品牌强农研究报告 /257
17 甘肃省农地制度改革与集体经济发展研究报告 /277
18 甘肃省农业社会化服务研究报告/292



标签:
上一篇: 报告精读 | 四川蓝皮书:2019年四川经济形势分析与预...
下一篇: 报告精读 | 研究海南建设自贸区自贸港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