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电视娱乐化转向:景观社会的视角

作者:乔新玉 著 出版时间:2019-03

定       价
¥89
页数:266
书号:978-7-5201-4437-7
关键词:电视|娱乐化|转向|景观社会
开本:16
装帧:平装
内容简介

借助景观社会的视角,继承伯明翰学派、法兰克福学派和后现代主义理论中一脉相承的研究思路,从社会经济发展背景和我国转型期的实践出发,考察电视娱乐化转向背后的消费主义和技术动因,将电视娱乐化转向视为当前生产力、生产关系发展的结果,并以此探寻电视娱乐化转向的未来,寻求电视核心优势的再建构。

作者简介

乔新玉,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系讲师,广播电视新闻学博士。

目录

绪 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第二节 已有研究

  第三节 本书构想

第一章 景观社会:后现代主义理论视野中的媒体景象

  第一节 景观:居伊·德波、鲍德里亚、凯尔纳与后现代性

  第二节 能指的狂欢:符号价值的增长

  第三节 仿真时代:消费主义至上与象征交换的死亡

  第四节 景观社会:主体与世界的疏离与被动

第二章 娱乐化转向:景观社会的电视表征

  第一节 电视功能的转向

  第二节 电视符号系统的转向

  第三节 电视生存状态的转向

第三章 电视娱乐化背后的商业魅影:消费主义

  第一节 消费主义对电视生态的塑造

  第二节 产品过剩和电视利益的共谋:消费至上

  第三节 电视娱乐对消费欲望的鼓动

第四章 电视娱乐化背后的技术隐喻:工具形式与话语的表达

  第一节 媒介即讯息:新技术与新媒体

  第二节 多屏互动:新媒体“包围”电视

  第三节 核心媒介与话语形式

第五章 娱乐化转向中的电视未来

  第一节 娱乐化:社会景观化下的电视抉择

  第二节 互联网思维下的传播生态

  第三节 媒介融合:电视走向何方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目录

图0-1 电视娱乐化现象

图1-1 世界历史的分期

图1-2 语义三角形

图2-1 1983~2012年四大传统媒体的广告经营额占全国广告经营额的比例

图2-2 1984年分类节目的制作时间的份额情况

图2-3 2003年分类节目的制作时间的份额情况

图2-4 1984~2003年教育节目的制作时间的份额情况

图2-5 1984~2003年三类节目的制作份额

图2-6 1979~2015年我国电视节目套数增长情况

图2-7 全国收视网平均每户接收到的频道个数

图2-8 2003~2016年全国收视调查网视听设备拥有情况

图2-9 2016年全国样本市县电视观众周一至周日各个时段收视率

图2-10 2002年全国样本市县电视观众周一至周日各个时段收视率

图2-1 12016年全国样本市县电视观众晚间时段收视率

图2-1 22002年全国样本市县电视观众晚间时段收视率

图3-1 大众文化中的神话模型

图3-2 1981~2012年我国的人均广告费

图4-1 我国网民和手机网民的发展情况

图5-1 2016年央视各类节目的收视份额

图5-2 2016年省级卫视各类节目的收视份额

图5-3 索福瑞全国收视网的电视频道接收情况

图5-4 我国历年的人均电视收看时间

表目录

表1-1 鲍德里亚:商品的价值和逻辑

表2-1 1984~2003年各类节目的制作时间(万小时)

表2-2 湖南卫视周六22:00档的季播情况

表3-1 索福瑞全国样本城市收视率排名前三十位节目的类型统计

表3-2 索福瑞全国样本城市电视剧收视率排名前二十位

表3-3 索福瑞全国样本城市新闻类节目收视率排名前二十位

表3-4 索福瑞全国样本城市专题类节目收视率排名前二十位

表3-5 索福瑞全国样本城市电影收视率排名前二十位

表3-6 索福瑞全国样本城市综艺节目收视率排名前二十位

表5-1 中央电视台的索福瑞全国网数据中各类节目的资源使用率

表5-2 省级卫视的索福瑞全国网数据中各类节目的资源使用率


展开∨

收起∧

编辑推荐

商品评价
100%
0好评
好评(100%)
中评(0%)
差评(0%)
买家印象:
「暂无评价」
「暂无评价」
「暂无评价」
图书排行榜
浏览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