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动态

新书速递 | 改革开放研究丛书《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史(1978-2018)》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史(1978~2018)_副本

改革开放研究丛书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史(1978-2018)

岳清唐 著

2018 年12月/98.0 元

ISBN 9787520140720


作者简介


岳清唐: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副教授,九三学社社员,欧美同学会会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博士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访问学者,九三学社中央思想建设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外企业史、经济增长理论与历史、经济思想史。代表作有《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城市化和创新地理》《论投资基金监管》《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创新与发展》《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化思想之演进》《民国时期西方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等。


内容简介


本书在围绕国有企业法人独立财产权的建立和完善这条改革发展主线展开研究的同时,对放权让利、利润包干、利改税、承包租赁、股份制改造、抓大放小、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分类改革、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改革主要内容和阶段,对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的职工队伍建设和工资人事用工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的方法论和企业制度变迁规律进行了深入探讨。


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历经40 年的改革发展,凤凰涅槃,脱胎换骨,走出了困境,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布局,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也面临着如何提高公司治理能力,如何使党的领导和公司的市场化经营管理很好地结合起来,如何更好地使国有资本引领中国经济发展,并与国际经济规则相协调、融合等发展中的问题。发展中的问题必须通过发展中的改革来不断解决,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在未来改革中的发展壮大将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成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


序 言


中国自1978 年开启的轰轰烈烈的经济体制转型是人类经济史上波澜壮阔的伟大事件,而其中的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又是这一世界经济舞台剧中的主要故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156 个大项目建设的基础上,经过近30 年的发展,到1980 年时,中国已基本建立起一个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这时,大小工业企业达到37.7 万多个,其中大中型国营企业达到4700 多个。但是,由于在国家建设探索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错误,以及计划经济体制陷于僵化,国有经济管理落后、机构臃肿、层次重叠和效率低下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已经到了国有经济和国营企业再不改革,将葬送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境地。


国营企业改革的初衷是希望通过改革使“企业有活力,国家有财力,个人有动力”。从大的阶段来说,国营企业的改革最先围绕经营权进行,之后围绕产权展开,最后在产权改革的基础上再次推动经营权改革。1978~1992 年在没改革产权结构的情况下,尝试通过采取各种措施扩大企业经营权来搞活国营企业,起初有效果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1993~2003 年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采取各种措施进行产权改革,国有企业的构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3 年后通过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才有力地促进了国有企业的经营权改革。2013 年之后的分类改革和混合所有制改革逐渐使国有企业的活力得到释放。回顾历史,经常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有一些事情,昨日是“错误”的,今日却是“正确”的;有一些事情,昨日是“正确”的,今日却是“错误”的。历史总是在曲折中前进,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40 年就是这样一个阶段式波澜起伏的过程。


纵观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历程,有一条主线贯穿其中,那就是通过探索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的法人独立产权制度,使国有企业逐渐成为一个市场经济中的合格的微观竞争主体。市场经济通过供需方的自由交易和价格的自由浮动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表面上交易的是产品,实质上交易的是产权。一个主体如果对交易标的物没有所有权,它就不是一个有资格交易的对象。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只有通过立法明确各交易方的产权,才能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中国通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相关法律,使国有企业从非公司法人走向公司法人,国有企业法人财产权的独立性不断提高,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有效的市场竞争主体。


在我国现代化道路上,企业的所有制形式和经营形式随着历史的进程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是在政治、经济、生产力、技术等因素的变动下而变动的。国有企业从全民所有制变迁到国有制,从全民所有国家经营变迁到国家所有国家经营;从国营企业部分转化为民营企业,从国有国营到出现国有民营,从民有民营到出现民有公营;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公私合营企业到今日的国有和民有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国国有企业的所有制形式和经营组织形式的变迁符合唯物辩证法规律,每一次的否定都在以前的基础上带给我们思想认识上的进步,不是简单的回归,也不是倒退。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生产关系是持续不下去的,国有企业的每一次改革都是为了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调整生产关系。


本书在围绕国有企业法人独立财产权的建立和完善这条改革发展主线展开研究的同时,对放权让利、利润包干、利改税、承包租赁、股份制改造、抓大放小、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分类改革、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改革主要内容和阶段,对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的职工队伍建设和工资人事用工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的方法论和企业制度变迁规律进行了深入探讨。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历经40 年的改革发展,凤凰涅槃,脱胎换骨,走出了困境,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布局,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也面临着如何提高公司治理能力,如何使党的领导和公司的市场化经营管理很好地结合起来,如何更好地使国有资本引领中国经济发展,并与国际经济规则相协调、融合等发展中的问题。发展中的问题必须通过发展中的改革来不断解决,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在未来改革中的发展壮大将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成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


目录


第一章 改革开放前及初期国营企业发展基本状况

一 改革开放前国营企业发展及外部管理体制沿革

二 改革开放前国营企业内部管理沿革

三 改革开放初期国营企业基本状况

四 改革开放初期国营企业面临的挑战和困境


第二章 扩权让利改革中的国营企业发展(1978~1986)

一 扩权试点(1978年启动)

二 “拨改贷”改革(1979年启动)

三 利润包干与经济责任制(1981年启动)

四 第一步“利改税”(1983 年启动)

五 第二步“利改税”(1984 年启动)


第三章 两权分离改革中的国营企业发展(1987~1992)

一 厂长负责制与搞活国营企业

二 两权分离与国营企业的承包租赁

三 大中型国营企业的承包经营

四 中小型国营企业的租赁经营

五 股份制改造试点

六 两权分离与1988 年《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的颁布


第四章 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的国有企业发展(1993~2002)

一 从“国营企业”到“国有企业”

二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政策取向和相关探讨(1994年)

三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配套改革

四 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实践

五 国有企业战略性结构调整与重组(1995年启动)

六 国有企业三年脱困攻坚战


第五章 国资监管新体系下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发展(2003~2013)

一 国有企业的出资人制度

二 国有企业MBO 试验

三 国有大中型企业全面推行股份制改革

四 股权分置改革(2005~2010 年)

五 中央企业的行业重组与国有资本调整


第六章 系统规划和整体推进改革下的国企发展(2013~2018)

一 以深化混改为突破口的国有企业改革新篇章

二 国有企业分类改革

三 国有企业深度市场化

四 系统规划和整体推进改革的顶层设计:“1+N”文件体系176


第七章 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与变迁

一 三项制度改革的起点

二 劳动用工制度改革

三 工资分配制度改革

四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第八章 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减债脱困与减员增效

一 国有企业困境的来源

二 国有企业的政策性减债脱困

三 国有企业的政策性减员增效

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国企的市场化债转股降杠杆


第九章 国有企业质与量的发展变迁

 一 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总量的变迁

二 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变化

三 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行业布局的变迁

四 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空间布局变迁

五 中央国有企业的发展变迁


第十章 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方法论与方法论的改革

一 以史为鉴的改革方法论

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改革方法论

三 以增量发展促存量改革的方法论

四 既循序渐进又勇于实践的渐进主义方法论

五 实效主义的“白猫黑猫论”

六 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的方法论

七 统筹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系统论方法

八 与时俱进的方法论改革


第十一章 法人独立财产权制度与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

一 法人独立财产权

二 国营企业获得初步自主权

三 国营企业获得企业法人地位

四 国有企业获得公司型法人地位

五 国有独资公司与混合所有制改革

六 现代股份公司财产的独立性质与公有性质

七 国有企业(商业类)未来改革的方向

附录 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大事年表 274

索 引 282  


标签: 经济管理
上一篇: 王笛《消失的古城》丨甲骨文新书推荐
下一篇: 新书速递 | 考试蓝皮书《中国高考报告(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