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动态

2018年度社科文献十大好书

2018年,社科文献出版图书近2500种,经过两个月的编辑部提名、营销编辑初审、通讯评委复评、以及学术专家大咖评委终评之后,又经过了严格的印后质检,社科文献2018年度十大好书终于正式出炉啦~~~


2018年度十大好书

(获奖图书按音序排列)


微信图片_20181228093320


作者从美国在中国抗战初期外交视野中的转变这一角度切入,实质上展示了19371941年这一外敌入侵、孤立无援的国家危难关头,国民政府“苦撑求变”的抗日决心和外交策略,中国从此在世界上开启了一个“从舞台边缘走向中央”的历史征程。从宏大结构到具体人事,对这段以往常被忽略的中美外交史的钩沉检视,不仅可以使我们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和理解近代以来的中美关系、中外关系,乃至中华民族的气节、精神和历史命运,更可注意到一国之外交政策和外交官的重要性,不论对于大国还是小国,强国还是弱国,正如作者卷末所言:“外交政策选择的对错,真是既可以兴邦,又可以丧邦,能不慎重戒惧乎?”

——陈志瑞(外交学院教授、《外交评论》执行主编)


政治和外交史学的最高境界,与其说是对人有哲学启示的书写,不如说它就是哲学本身,而且是最高的哲学。齐锡生先生的作品做到了这一点。作品不仅再现了彼时历史情境的纷繁复杂,让读者不再迷失于简单的教条之中,且给读者认识持续发展的国际间关系予以坚实的历史维度。

——刘苏里(万圣书园创办人)


微信图片_2018122809332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阶级阶层结构发生了显著而深刻的变化。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动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未来走向。李培林等人所著的《当代中国阶级阶层变动》,以富有前瞻性的理论视角,基于翔实的调查和统计数据,专业而精湛地剖析了当代中国阶级阶层结构嬗递的现状与问题,并回应了目前诸多热点议题,为化解相关矛盾和促进公平正义,提供了社会政策方面的建议。这是一部有助于我们洞悉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和心态底蕴的佳作!

——成伯清(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院长,教授)


微信图片_20181228093327


在近代“全球”经济崛起的画面上,清代广州口岸贸易曾是一个重要的网络结点。但是关于它的故事,大多聚焦于1842年的变局以及对体制腐败僵化的批评。美国学者范岱克力图讲述一个更完整的故事。基于对中国和欧美多种档案的研究,他重构了粤海关治理下广州口岸贸易日常活动的全景,复活了网络构成中的海关官员、商人、通事、买办、引水人等角色,更深入地探索了这一贸易架构的优劣和成败。关于互动方英国商人的变化,范岱克仅仅有所提示,也足以让读者掩卷深思。

——刘北成(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微信图片_20181228093330

1851-1862年的全球史,虽然是以英帝国为主线,但真正的主角是现代科技:蒸汽机、轮船、铁路、电报、新型武器、纺织机。是工业生产和远洋贸易把世界连在一起,而各国历史也因此而相互关联。一本好读的科普书,带你走入波澜壮阔的十九世纪。

——刘文楠(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编审)


在《黄金时代》一书中,英国历史学者本·威尔逊将不少大事放在一起“串烧”了一把,让人们一窥早期全球化的推手是如何共同发力,形塑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世界。虽然这种诠释历史的方式或多或少带有人为“并置”的痕迹,但确实能让人们以更宏观的视野来看待那些貌似孤立的事件,从而更深刻地体认到,历史从来不是无意义事件的随意组合,人也不是大趋势下没头没脑碰撞的苍蝇。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心怀谦卑地看到,历史大势不是那么容易被人为规划和设定的,太多难以预料的因素和力量在共同推动历史前行。

——苏琦(《财经》杂志副主编)


微信图片_20181228093334


这本书向我们勾勒了一个完全不同于我们传统认知的德国,德国国防军和希特勒——一个由从上到下的瘾君子组成的纳粹。诺曼·奥勒从故纸堆里未被人留心的零碎的文献中,翻捡并给我们拼出了一幅纳粹包括希特勒的磕药图景。奥勒认为,这个最初靠意识形态动员的国度,最后仅能依靠日趋滥用的药物来维系自身的运转,它原来所拥有的一套令人惊惧的专业能力被日益削弱,而这种蜕变早在战争爆发前就开始了,奥勒称之为药片形式的纳粹主义。奥勒指出,希特勒犯下的滔天之罪,与兴奋剂无关,而与其最初形成的信念相关。本书角度观点新颖,史料详实,文字流畅易读。

——朱学东(独立书评人、前资深媒体人)


《亢奋战》是颠覆我们对纳粹和二战认知的一本书,第一次全面披露纳粹统治下的毒品状况,并且从此角度解释了二战期间德国军队为何意志顽强战无不胜,用数据和案例讲述了纳粹军队军官们对可卡因、海洛因、吗啡、冰毒的依赖,也解答了二战期间德国统帅部内部的混乱,和战略决策上为何出现昏招的真正原因。此书视角独特,资料扎实,让人信服,生动好读,实属难得的非虚构作品。

——张英(华文好书创办人、「听好书」主编)


微信图片_20181228093336


用最短时间了解世界经济学主流理论原汁原味的发展,可以阅读经济学顶级刊物《美国经济评论》创刊百年精选的20篇经典论文。仅用作者大多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已不足以体现论文的水平,其每篇论文均为作者一辈子的代表作,是经济学界广为流传的经典之作。这是一部值得经济研究者拥有的案头书。这是一部市场经济运行逻辑理论解释的杰作。每一位读者都可从中享受经济理论之美,感知经济解释之魅。

——杨志勇(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作为经济学领域最经典的文献读物,《美国经济评论百年经典论文》学术水准极高,它汇集了经济学顶级刊物——《美国经济评论》100年间的20篇富有创造性的里程碑式作品。这20篇论文经由6位著名的美国经济学家甄选而出,且绝大多数获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对经济学发展与实践产生了深远、重大影响。即使是没有学科背景的普通读者,也完全可以绕开数理模型,通过阅读论点、论据而获得强大的经济学启发,对经济理论工作者和实务工作者均有宝贵的参考价值。

——王志刚(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


微信图片_20181228093339


尚小明的《宋案重审》,运用丰富的历史档案文献材料,以科学求实的态度,通过抽丝剥茧、层层递进的严密论证,既厘清了历史个案的前因后果,更说清了历史关节的脉络理路,诚为史学研究中人文关怀与科学范式相结合的佳作。

——汪朝光(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


宋教仁案是近代历史上留下太多疑问,且被各种叙事描绘得更加扑朔迷离的案件,虽经民国司法两次审判,至今仍质疑之声不断。《宋案重审》一书以坚实的历史文献为基础,试图重建宋案的历史现场。作者发掘、采用了大量曾被研究者有意无意忽略的原始档案材料,逐日排列了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和内部细节,以严谨的考据功夫,推翻了大量成说,澄清了许多异说,恢复了历史本来面目。该书体现了作者严谨求实的学术作风和深厚广博的学术功底。

——解玺璋(知名评论家)

微信图片_20181228093342


《文化中的政治》一书,视野开阔,写作结构清晰,分析入微。作者提供了审视戏曲表演与北京社会的三种视角——戏曲史、都市史、社会性别史。三个部分涉及的“观众与演员”、“场所与剧种”、“剧本与表演”,既建立起“交流的循环”,也有裨揭示戏曲与社会文化互动这一主题。总体来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文化史研究范本。

——章清(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北京是清代演剧的第一都会,吸引了南北各地众多艺人和戏种,观众更是上至帝王下至贩夫走卒。在这样一个戏剧商业社会,戏曲与社会文化之间的互动就显得很多元。本书跨越社会阶层、性别和文化,对清代北京城公共话语表达的重要场所做了深入浅出的研究。主要从三个角度探讨戏曲与北京社会文化的关联。一是文人看客品评艺人的“花谱”,二是戏曲的主要戏种研究,三是典型剧种的舞台表现。戏曲在“天子脚下”讨生活,自然不可避免和政治发生关系,“文化中的政治”,正是清代戏曲在清都社会的生存状态。

——绿茶(绿茶书情创始人,书评人)


微信图片_20181228093345


近些年我们听到过很多关于质性研究的倡导,也参与过不少围绕质性与量化研究的辩论,但质性研究到底会将我们带向何处,能在具体的本土语境中开启怎样的理论空间,这并非方法论本身可以回答。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本书并不仅仅是一本关于中国情境下性与身体如何被谈论的质性写作,更是作者在具体的叙事过程中探究、总结和不断反思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的尝试,所有方法论层面的讨论都极深地扎根于性/别与身体,但也正因如此具有了超出性/别与身体领域的价值,为其他专业领域的反身思考提供了极佳的范例。

——储卉娟(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讲师)


微信图片_20181228093347


对中国宗教的特质和精神的把握,是理解传统中国文化的前提和基础。而若想真正理解中国宗教,就决不能忽视民间宗教的观念、仪式和习俗,它们是中国文化最顽强保守而又最富有活力的部分。万志英的《左道:中国宗教文化中的神与魔》,以简明流畅的笔调,勾勒了中国民间宗教的基本面貌、内在张力和演变轨迹。其中对于五通神从魔到神再到财神的变迁过程的描摹,尤其生动有趣并富有思想启发。

——高寿仙(北京行政学院校刊编辑部主任,中国明史学会常务副会长)


终评评审名单

(按嘉宾姓名音序排列)


陈志瑞(外交学院教授、《外交评论》执行主编)

成伯清(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院长,教授)

储卉娟(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讲师)

冯仲平(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

高寿仙(中国明史学会常务副会长)

刘北成(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刘苏里(万圣书园创办人)

刘文楠(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编审)

绿   茶(书评人,绿茶书情创始人)

  原(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明(新世相出版营销总监,「好书联盟」联合创始人)

  琦(《财经》杂志副主编)

汪朝光(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王志刚(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飞(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解玺璋(北京日报资深编辑,知名评论家)

杨志勇(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院研究员)

  英(华文好书创办人、精雕细课「听好书」主编)

  清(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朱学东(独立书评人、前资深媒体人)


标签: 十大好书
上一篇: 上海交通大学、社科文献出版社、增爱公益基金会 联合...
下一篇: 书讯 | 《见证重大改革决策 ——改革亲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