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动态

社会蓝皮书《201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发布

微信图片_20181225141811



2018122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承办的2019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于北京举行。


本报告分析了2018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报告认为,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是党的十九大后的开局之年,是脱贫攻坚三年计划的第一年。40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从温饱阶段迅速迈向全面小康。高等教育向普及化阶段过渡,公共卫生事业和社会事业繁荣发展,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2018年中国经济社会在40年发展成就的基础上取得新的进展,迈向更加充分、更加平衡的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国民经济总体平稳运行,就业总量规模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就业结构继续优化。城乡居民收入平稳增长,消费支出较快增长,居民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度提升;社会保障体系总体朝着全覆盖快步推进,医保基本实现全民覆盖并朝着全国统筹迈出了关键步伐,社会救助水平继续提高。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育优先、统筹发展、促进公平等趋势更加明显。社会治安总体形势趋好,各类侵害人民群众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刑事犯罪发案率显著下降。食品药品安全形势继续向好,各类食品药品抽检不合格率继续下降。报告同时指出,在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局势平稳的同时也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


本报告以翔实的统计数据和实地调查资料为依据,分四大板块,用1篇总报告和17篇分报告(未含附录部分),分别讨论了2018年中国经济社会运行发展的总体状况和未来形势。总报告分析了2018年经济社会运行发展的总体形势以及面临的宏观问题和挑战,提出了2019年应对挑战和难题的若干对策建议。第二板块由6篇报告组成,比较全面地分析了2018年劳动就业、居民收入和消费、教育事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以及社会治安等领域的形势和问题。第三板块包括6篇调查报告,这些报告分别以翔实的调查数据,分析了中国城乡居民社会和政治参与状况、95后大学生互联网使用行为、青少年网络使用与网络安全、汶川地震十年重建发展状况、中国志愿者队伍发展状况以及中国城乡困难家庭状况。第四板块由5篇专题报告组成,其中3篇专题报告系统描述和分析了2018年中国互联网舆情状况、食品药品安全形势和环境保护形势,既肯定了2018年取得的进步和成绩,也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新挑战;其余2篇专题报告则重点分析了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的中国职工状况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户发展状况,以及他们面临的难题。在这些问题上,各篇分报告都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微信图片_20181225141822


(点击图片可纳入购买链接)


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就业总量达到新的高峰


总的来说,2018年中国经济发展总体平稳,创新创业活力增强,国内市场回旋余地较大,在这些积极因素的有力支撑下,全国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城镇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前三季度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107万人,提前完成了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的目标。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36万人,同比增加3万人。在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每年持续下降几百万的情况下,就业总量达到新高。截至9月末,全国城镇就业总量达到4.33亿人,比2017年末增加900万人以上。同期,农民工人数稳中有增。


城镇登记失业率和调查失业率继续下降。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2%,是多年来的最低点。7~9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为5.1%5.0%4.9%。其中,25~59岁的主要就业人群城镇调查失业率持续稳定在4.3%~4.4%的较低水平。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100个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情况的调查分析,2018年第三季度人力资源市场的求人倍率是1.25,环比、同比均有所上升,表明招聘岗位数量大于求职人数,企业用工总体稳定。


就业结构继续优化。9月末,全国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为27.428.044.6,其中第一、第二产业比重同比分别下降0.7个和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0.8个百分点。在第三产业内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新兴服务业就业人员数量同比增速居前。


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消费对增长的贡献率显著提升


2018122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承办的2019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于北京举行。

蓝皮书指出,2018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035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9599元,增长7.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645元,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可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基本相当,实现了同步增长的良好局面。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带动着城乡居民消费能力不断提高,国内消费支出稳定增长。2018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281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同期增长6.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014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3%;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538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速高于城镇居民5.5个百分点。


消费增长动力有所变化,消费结构不断优化。2017年全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食品烟酒消费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首次降到30%以下。2018年前三季度恩格尔系数是28.5%,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7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农村居民消费增速大大高于城镇居民,而且农村居民消费中的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支出增速明显加快。从实物消费来看,升级类的一些商品消费仍然保持较快增长,比如化妆品、智能家电保持了比较快的增长。可以看出,居民消费呈现加快升级趋势,消费结构持续优化。


国内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消费稳居经济增长第一驱动力。据测算,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8%,比上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此外,不仅升级类商品销售加快,市场供给方式也在不断创新。20181~9月,全国网上零售额62785亿元,同比增长27.0%。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47938亿元,增长27.7%,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7.5%;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穿和用类商品分别增长43.8%23.3%27.7%


微信图片_20181225141818



工资性收入仍是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


蓝皮书指出,随着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企业用工需求增长,就业机会增多,居民就业形势继续保持相对稳定,就业人数有所增加;同时,工资调整政策落实、车改补贴补发,加之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得到有效遏制,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等一系列增资政策的落实,直接拉动了居民工资性收入的增长。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14620.3元,比2013年增长40.4%,年均名义增长8.9%,对可支配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54.9%,工资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6.3%,仍是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见表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年均增长7.5%,工资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每年都在61%左右,工资性收入对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56.2%;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年均增长10.8%,工资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每年都在40%左右,工资性收入对可支配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46.1%。


微信图片_20181225141827



标签: 社会学
上一篇: 李扬:必须要高度重视债务问题|经济蓝皮书
下一篇: 新书速递 | 中国债券市场(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