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动态

“科技不是用来炒作的” | 强监管下,正确开展区块链业务的N个方向

当前区块链在全球多个市场受到资本追捧。据公开数据统计,2017年风投机构通过股权融资形式向全球215个区块链项目投入近10亿美元。2017年,我国区块链投资项目数量达54个,总金额超12亿元人民币,区块链相关专利数量已超过美国,但当前区块链技术尤其是底层技术和基础设施的发展,仍由大的国际联盟主导。


近年来,区块链技术自身在交易性能、信息安全防护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突破,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虽然我国金融机构在数字票据交易、支付清算、电子凭证存证、信用证交易等细分领域已进行了探索,但从应用情况来看,应用规模较小,交易量不大,缺乏可规模化推广的典型创新应用,在对实时性和性能要求较高的业务场景中缺乏应用的必要性。


从应用场景看,我国金融领域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对实时性、交易性能、信息敏感度要求不高的业务场景,如数字票据交易、支付清算、电子凭证存证等。


1. 数字票据交易


区块链具有不可篡改的时间戳和全网公开的特性,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票据交易,能够一定程度上减少纸质票据“一票多卖”、电子票据打款背书不同步的现象,实现票据资产的全周期管理,降低票据流通风险。例如,20171月,浙商银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移动数字汇票产品正式上线,为企业与个人客户提供在移动客户端签发、签收、转让、买卖、兑付移动数字汇票服务;20181月,上海票据交易所数字票据交易平台实验性生产系统成功上线试运行。


2. 支付清算


金融机构利用区块链技术优化支付、清算、结算流程,可以降低跨行、跨境交易复杂性和成本,确保交易记录的透明性和不可篡改,降低运营风险。监管机构可以利用区块链技术追踪区块链上跨境支付双方的交易记录、反洗钱防范记录,快速定位高风险资金流向。例如,20173月,招商银行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全球现金管理领域中的跨境直联清算、全球账户统一视图及跨境资金归集,提升国内银行跨境交易效率;20181月,中国银联与中国银行基于区块链的跨境汇款查询应用项目完成技术上线,为解决跨境汇款中信息不同步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3. 电子凭证存证


传统电子凭证存证主要通过第三方中心化架构实现凭证存储、追溯、验证等功能,容易形成第三方依赖,存在一定风险。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凭证存证可以防止中心化架构下可能出现的凭证被篡改、被删除及合谋作假问题。例如,20177月,中国银联与光大银行基于区块链技术,以电子签购单为场景的可信电子凭证应用技术上线,通过多中心架构记录电子凭证摘要及流转记录,能够鉴别电子凭证真伪,确保电子凭证可追溯。


4. 信用证交易


基于区块链技术建立的信用证系统,通过同步机制提高开证、通知及审单效率,使业务流程更加透明可追踪,且与传统系统相比交易费用更低。例如,20177月,中信银行联合民生银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国内信用证信息传输系统正式上线,构建信用证信息和贸易单据电子化传输体系,提升单据审核效率和数据安全保障能力。


5. 慈善扶贫


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持续定位慈善扶贫捐赠资金的使用流向,提升捐赠资金使用透明度,消除捐赠人对资金不良使用的担心,增强公益机构公信力,促进公益捐赠事业良性循环发展。例如,20167月,蚂蚁区块链公益平台正式上线,截止到20175月,已有37家机构、304个公益项目加入该平台,捐赠笔数为74.7万笔,总金额超过3.49亿元;20175月,工商银行与贵州省贵民集团联合上线脱贫攻坚基金区块链管理平台,促进了扶贫资金的透明使用、精准投放和高效管理。


6. 供应链金融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应用,可连通供应链环节中的核心企业、多级供应商、保理公司、银行等相关机构,通过资产全生命周期的上链记录,构建信任传导机制,将原本不可拆分的金融资产(如票据)数字化,提升资产流动性。例如,201712月,广东有贝、腾讯、华夏银行发布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星贝云链”,目前该平台已获得华夏银行百亿元级别的授信额度;20181月,工商银行和特产石化仓储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供应链金融管理平台”,实现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金融信息共享。


7. 资产证券化


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在参与资产证券化的金融机构间建立快速、准确的信息交互共享通道,实现对底层资产的穿透管理,并通过智能合约驱动资产证券化各环节落地执行。例如,20175月,百度金融、佰仟租赁、华能信托利用区块链技术发行ABS产品,首单发行规模达4.24亿元,区块链技术的运用为其资产运作透明化提供了有力保障,提升项目效率、安全性和可追溯性;20177月,京东金融、建元车贷、中诚信评级等机构联合发行基于区块链的资产证券化产品,截止到20182月资产规模达1亿元。


金融领域区块链技术应用趋势


1.技术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一是区块链技术研究投入增加。金融机构对区块链技术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部分机构开始自建或参与建立区块链技术专门研究机构。截至2017年底,成立区块链研究机构近20家,例如,工商银行成立了区块链与生物识别创新实验室,中钞信用卡成立了区块链技术研究院,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成立了区块链支付应用研究组。二是区块链人才队伍建设投入力度加大。作为新兴行业,其对区块链技术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加大,金融机构对自身区块链技术人才培养和招聘力度不断加大。三是区块链技术产学研融合程度加深。金融机构积极开展与高校、金融科技企业等的区块链技术研究合作,促进产学研进一步融合。例如,清华大学与北京阿尔山科技成立区块链联合研究中心;中国银联、招商银行、京东金融、万达网科共同开展区块链底层技术研究与测试工作。


2.区块链技术应用更加理性客观


一是有选择地开展场景研究。出于对区块链技术在系统稳定性、应用安全性、业务模式等方面的考虑,目前金融机构明确了区块链技术主要适用于非实时性、轻量级、交易吞吐量较小和信息敏感度较低的业务场景。二是以应用投产为目标。2017年以前,金融机构对区块链的应用主要处于原型试点阶段,2017年以来,随着技术日趋成熟和应用场景逐渐明晰,区块链技术金融领域应用逐渐以投产为目标。例如,工商银行脱贫攻坚基金区块链管理平台、农业银行基于区块链的涉农互联网电商融资系统、中国银行的区块链住房按揭贷款系统、邮储银行的区块链资产托管系统均已投产并上线运行,正进行初步的实践探索应用。


3.应用多为对现有场景的改进


由于区块链技术有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征,其在重塑信用形成机制、降低交易成本、弥补金融功能不足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存在重构金融技术架构和业务流程的潜力。但目前金融机构应用区块链技术进行业务创新仍处于探索阶段,现阶段金融领域应用仍以改造现有业务场景为主,业务模式创新相对较少。金融机构主要利用区块链技术解决现有业务痛点,力图通过区块链分布式协作特点,优化现有业务流程,尚未出现撒手锏级的应用。例如,上海票据交易所利用区块链技术构建数字票据交易平台,根据真实业务需求,基于现有系统业务场景提升系统性能和安全性。


农业银行基于区块链的涉农互联网电商融资系统、中国银行的区块链住房按揭贷款系统、邮储银行的区块链资产托管系统均已投产并上线运行,正进行初步的实践探索应用。


4.联盟链成为传统金融机构应用方向


公有链技术在权限控制、性能、隐私保护等方面难以达到金融机构的应用要求,而私有链技术使用范围仅为企业内部,应用价值相对不高。传统金融机构多采用共建联盟链的方式开展应用研究。当前传统金融机构逐渐加大对联盟链底层技术研究的投入,机构间联盟链合作不断深化。例如,微众银行、华瑞银行等四家银行开发区块链联合贷款备付金管理及对账平台,实现联合贷款业务中的备付金管理及对账流程优化。


191701_500x500

(点击图片可跳转至购买链接)

《中国区块链发展报告(2018)》

主编 / 李伟

执行主编 / 朱烨东

ISBN 978-7-5201-3316-6

2018年 8月 / 98.00元

标签: 经济管理
上一篇: 社科文献一周新书单(2018.11.26-11.30)
下一篇: 遇见文津图书奖作家 | 蒙蒂菲奥里中国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