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动态

新书速递 | 《日本结》

“日本不是一个普通正常的国家,它很特别,有必要记住这一点。”

著名学者李小江从女性视角解读日本文化

明治维新150周年,国内对日本研究的关注

轻松易读,既有扎实的文献做依据,又讨论了很多日常问题

日本节-书影

 日本结

ISBN:978-7-5201-3292-3

作者:李小江

88.00 元 / 2018年11月


内容简介


编绳记事有“结”,人与人之间的牵绊有“结”,时间的流逝也有“结”。而“日本结”则是具有双重寓意的文化象征:在外族面前的“团结”和民族内部的“心结”。



作者尝试将文字、历史中的日本与自己的实地考察结合,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在日本文化的历史与哲学中探索日本的民族性之根;这种追索所得到的不仅是对于日本的理解,也是诸多民族的生存困境,对人类思考自身具有文化意义上的警示作用。


作者简介


李小江,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女性研究中心兼职教授。曾为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人类学系、美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美国东北大学历史系、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日本奈良女子大学访问学者和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学特聘教授。主编“妇女研究丛书”(1987-1992)、“20世纪(中国)妇女口述史丛书”(2003),合编《性别与中国》(1995-2000)。近20年的研究多与文化阐释学有关,主要著作有《后乌托邦批评:<狼图腾>深度诠释》(2013)、《对话汪晖:管窥中国大陆学术风向与镜像(1990~2011)》(2014)、《心灵考古:新中国人精神档案》(2014)、《女性乌托邦:中国女性/性别研究二十讲》(2016)。


编辑推荐


日本的职人、茶道、全职妈妈、育儿、台风播报,垃圾分类,作者记录下这些窸窸窣窣的生活片段慢慢织出了日本的精神底色,这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结成了日本人笃信的羁绊。日本人不能承受的,不是温饱一类生存问题,而是与自由并存的“无序”带来的不安,这些流动的生命经验也只能以时间作结。中国人、学者、女性,抑或是访客多重身份扭结在一起,辑成了这本关于日本文化的专著。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视角再次走进日本,探究日本人矛盾的内心图景,触摸日本文化的肌理。去理解我们无法体量的,去探究我们难以割舍的。

日本,你对这个列岛的诸多疑问,都能在这本书里窥见一二。


本书目录


前言


引言

1 我为什么自费做日本研究?

2 我为什么提前离开日本?

3 日本:作为视角和方法


上篇:大和绊——日本“间人”生存秘笈

一、宿命:天/地缘——日本人与自然的关系

1 地缘:性情

2 天命:信仰

二、身份:家/世系——日本人的出生与成长

1 家世:身份

2 性别:分工

三、归化:藩/部活——日本人的社会化过程

1 认同:语言

2 同化:教养


中篇:民族根性——日本“世间”深层剖析

一、社会品性:集团主义

1.     体系:二重制衡

2.     自治:横向分隔

3.     等级:纵向序列

二、文化品性:拿来主义

1. 寂:失语的文明

2. 佗:补缺的美学

3. 粹:守拙的匠心


下篇:“日本”的启示——历史作为与现实抉择

一、“僭越”的教训

    1. 前世:文化之殇

    2. 今生:文明之恸

二、“收敛”的智慧

    1. 节制:敬畏自然

    2. 自律:和睦世间

小结:不自由,自在安然地活下去……

后记


何谓“日本结”?


何谓“日本结”?


整体看,日本自身像一个结,即“大和绊”:亿万民众团结如一人,在开放的世界中锁紧了心门。内里细看,人人各自为结,难得对外诉说真实感受,致使日本人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成为一个难解的谜。


谈论日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新加坡前政要李氏曾提醒世人:“日本不是一个普通正常的国家,它很特别,有必要记住这一点。”耐人寻味的是,记住这个“特别”的恰恰是日本人。海外少有学者将日本看作独立的研究对象,“日本人论”多半来自日本本土。近世以来,岛内文化人在“国学”和“新国学”的名目下开启日本论说,力图在外来文化的浸染中求证自身的独特价值,在世界格局的急剧变换中不断寻找自己的生存位置。这些自说自话的文章并没有解开谜团,反倒在“特殊论”的方向上将“日本结”系得越来越紧了。


日本是中国的近邻。


对近代中国而言,日本是放不下的话题,它在中华民族肌肤上留下了抹不去的疤痕,在无数华人心灵深处烙上了难以愈合的伤痕。因了不可饶恕的侵略战争,一衣带水的邻邦成为世代冤家;因了不可逆转的历史渊源和不同的地缘文化,中日人民之间交往频繁却并不真正相知相惜。新世纪以来,中国崛起,日本看衰,中日在各自的发展轨道上相互防范,心结常在,越结越深。


中国俗话:冤家宜解不宜结。解“结”的企图不由自己,来自身在结中的痛感。作为一种生存方式,“绊”是自在的,不可破解。但是,作为认识手段,破“结”是必要的,它是经由理解通向和平的重要渠道。


日本是岛国,民族单一,人口众多,生存空间极其有限。


今天看日本,其独特不在单一和有限,而在它面对“有限”做出的选择。表面看,日本的文化选择是碎片化的,总在历史的间歇或断裂过程中。但从内里看,其民族根性万变不离其宗,宿命地根植于“人与大地”的原始关系。


本书下篇标题为“日本”加引号,是想强调:在这项研究中,日本被抽象为一种人类现象,与国/族身份无大干系。此研究不在国民性层面上谈论其优劣,旨在它的历史作为中探寻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化现象,在“人与大地”的因缘际会中看人类社会已经做出的和可能做出的选择及其后果。


今天,全球化浪潮急骤凶猛,势不可当。


世界似乎变小了,在“现代”的恣意扩张中迅速走向“单一”。一个地球一个人类村,仿佛长久与世隔绝孤悬汪洋中的日本。地球上诸多民族国家,仿佛列岛上亿万生民,再也寻不到可以恣意扩张以缓解困境的地盘,不得不在有限的生存空间和单一化的发展趋势中做出日趋收敛的文化选择——日本的意义因此凸现出来:它亘古至今的生存困境,折射出整个人类的生存困境;由此看“日本”的启示,不在民族国家之间的是非恩怨或孰强孰弱,只在它身处困境中的自觉/不自觉、自律/不自律、自治以及对自治的僭越……无论经验或教训,它的历史选择和现世姿态,对今天的世界和未来人类生活,都具有文化意义上的警示作用。


2014 年8 月于日本古城奈良动笔,2018 年4 月于中国古都西安落稿


标签: 日本
上一篇: 中国对外关系40年的回顾与展望丨预告
下一篇: 新书速递 | 葡萄酒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