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动态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之舞 | 春之祭

《春之祭》是俄罗斯作曲家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的代表作与成名作,它本是一部芭蕾舞剧。由斯特拉文斯基邀请佳吉列夫将作品搬上舞台,布景由罗耶里奇设计,尼任斯基则负责编舞。不过在后来,它的脚本不幸遗失,只剩下管弦乐总谱。《春之祭》因其粗犷而又有浓郁的俄罗斯风格,成为二十世纪古典音乐创作的典范。


多伦多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莫德里斯·埃克斯坦斯的这部《春之祭: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现代的开端》以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为切入点,对于弥漫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的向往自由、叛逆、希望破旧立新的朦胧意识等社会和文化的新动向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互动关系做了深刻的解读。埃克斯坦斯认为,正是以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为代表的这种人们看待生与死、自由与生存的意识及其在当时的资产阶级中的蔓延和得到认可,确立了现代的某些观念和意识。


《春之祭》曾在九个国家出版,并荣获华莱士·K. 弗格森奖和延龄草图书奖,还被《环球邮报》和《纽约时报》列为当年的优秀图书之一。


《军事史季刊》的罗伯特·考利(Robert Cowley)曾这样评价《春之祭》:


“这是我多年来读过的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最引人入胜的解读,这样一本书应该可以修正我们一直抱有的有关现代的最主要的创伤的认识。我觉得它已经改变了我的认识。”


以下内容摘自《春之祭》


领略了宁静的乡村、连绵的群山和牧场,还有仪仗队般挺拔的橡树之后,你从梅斯沿3号国道到凡尔登郊外,在离城几公里远的地方,一幕大煞风景的阴郁景象突然映入眼帘,令人心头一震。那是一座坟场。堆放得高高的,在公路上便可一览无余的,是许多被压扁的尸骸、变形的躯壳和嶙嶙白骨。可这坟场却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鲜花,访客也寥寥无几。路过的人甚至多半都没有留意这个地方。但它对于20世纪以及我们的文化指涉来说,却有着重要的纪念意义。许多人都说,那是现代的价值观及其目标的象征,是我们奋斗和遗憾的象征,是歌德祈求的“死亡与生成”的当代阐释。那是一座汽车坟场。


继续向前,进入凡尔登并穿城而过,再由小道驶向东北,你就可以发现一座更大的坟场。这座坟场有十字架:成千上万,排列整齐,白色,一模一样。如今,路过汽车坟场的人要比路过这座坟场的人多。觉得自己和被压扁的汽车有联系的人,也比觉得自己和这座死气沉沉的墓地有联系的人多。这是一座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登战役阵亡者的墓地。


这是一本关于死亡与毁灭的书。它讲的是坟场。但它其实也是关于“生成”的书。它讲的是20世纪前半叶我们现代意识的出现,特别是对于解放的迷恋。同时,它还谈到了大战——按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说法——之于上述意识的发展的重要意义。


我们的书名——它来自一部芭蕾舞剧,该剧是现代主义的标志性作品——暗示着主题:运动。这个充斥着离心运动和悖论的世纪,其最高的象征之一就是死亡之舞,带有反讽性质的、充满狂欢和虚无主义的死亡之舞:我们在追逐自由的过程中获得了终极的毁灭性力量。19135月,即战争爆发的前一年,《春之祭》(The Rite of Spring)在巴黎首演。它以充满活力的叛逆性,以用死亡作祭来表达对生的庆祝,成了一部对20世纪的世界来说也许具有象征意味的作品。20世纪的世界在追求生的过程中,把死亡带给了成百上千万名最优秀的人。斯特拉文斯基(Stravinsky)起初想把自己的总谱定名为《祭品》(The Victim)。


要证明大战的重要性,当然一定要谈到卷入其中的利益集团和情感。本书是从宽泛的文化史角度来探讨这些利益集团和情感的。这类历史所关注的,肯定不只是音乐和芭蕾之类的艺术,甚至也不只是汽车和坟场;它最终必定要溯及风尚与道德、习俗与价值观,不论是口头说的还是实际做的。这项工作也许艰难,但文化史至少得努力把握时代的精神。


要领会那种精神,就要看一个社会注重的是什么。芭蕾、电影、文学,还有汽车和十字架,都可以提供这方面的重要证据,但十字架在社会对于这些象征物的反应中才是最丰富的。


大多数战争史的写作都只是把关注点放在战略、武器装备和组织工作上,放在将领、智囊和政治人物上。在试图从宽泛的和比较的角度去评估战争与文化的关系时,对普通士兵的精神状况和行为动机相对而言关注得很少。在我们的故事中,无名士兵处在前沿和中心。他们就是斯特拉文斯基所谓的祭品。


我们的世纪是生活和艺术合为一体的世纪,是存在变得审美化的世纪。本书试图揭示的一个主题是,历史已经被迫放弃它曾经拥有的许多权威,并将其交给虚构。不过,在我们后现代的时代,妥协或许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为了寻求这种妥协,我们的历史叙述是以戏剧的形式展开的,分成不同的幕和场——就这些词丰富多样的意思来说。起先是事件。只是在后来,结果才会显现。



微信图片_20180827110523

(点击图片可跳转至购买链接)

《春之祭: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现代的开端》

【加拿大】莫德里斯·埃克斯坦斯

李晓江

20189 / 86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


【内容简介】


《春之祭》匠心独运,用诙谐而敏锐的手法发掘已被历史抹去的图案,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影响和余波——从1913年芭蕾舞剧《春之祭》的首演,到1945年希特勒的死亡。在这本极为出色的书中,作者莫德里斯·埃克斯坦斯借助普通人的生活和言论、文学作品,以及诸如林德伯格越洋飞行和现代第一部畅销书《西线无战事》出版等事件,记叙了那场大灾难所造成的人们观念的急剧转变。


【作者简介】


莫德里斯·埃克斯坦斯是多伦多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他受人称道的畅销书《春之祭》曾在九个国家出版,并荣获华莱士·K. 弗格森奖和延龄草图书奖,还被《环球邮报》和《纽约时报》列为当年的优秀图书之一。《漫步天明后》(Walking Since Daybreak)也是一部全国畅销书,获得过皮尔逊作家信托基金非虚构图书奖,并被《泰晤士报文学增刊》、《洛杉矶时报》和《环球邮报》列为2000年优秀图书之一。他备受期待的《春之祭》续篇《太阳舞》(Solar Dance)也已出版。


【译者简介】


李晓江,北京大学哲学博士。爱书。教书、读书之余,亦以译书为乐。译有《失败的帝国:从斯大林到戈尔巴乔夫》《朱可夫:斯大林的将军》《斯大林的战争》等。


标签: 甲骨文
上一篇: 近世中国丨13本书带你走进近代中国
下一篇: 社科文献一周新书单(2018.8.2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