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故事STORIES

吴大华:借力社科文献,推动地方类皮书出版

作者:吴大华 来源:社科文献 时间:2017-07-26
分享到:

我之前在大学工作的时候,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了解不多,但也看过社科文献的一些书。我记得出版社2009年开始评选“十大好书”的时候就开始关注她了;2010年4月,我从贵州民族大学调到贵州省社科院工作以后,和社科文献的联系渐渐密切起来。

我看过社科文献出版的《巨变》《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还有2013年出版的《陈独秀全传》《忽必烈的挑战》,评选出的好书我基本都看,社里也送了我不少好书。我感觉社科文献出的书比较精美,包装也比较有特色。

社科文献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下辖的出版社,这些年致力于打造皮书系列,在社会上影响力很大,地方党委和政府都很关注。比如《法治蓝皮书》《社会蓝皮书》等,都引起了地方党政领导的高度关注,也要求我们社科院关注皮书,特别要关注对贵州省的报道,以及有关贵州省的评比、排名各方面的情况。2010年,我院在社科文献出版了第一本《贵州蓝皮书:贵州社会发展报告》;2011年以后,出版了《贵州蓝皮书:贵州法治发展报告》《贵州蓝皮书:贵州人才发展报告》等5本。现在贵州省社科院在皮书发展方面,在地方社科院里是比较快的一家,短短5年多时间,我们从原来的1本发展到现在总共13本地方蓝皮书。

贵州蓝皮书 贵州法治发展报告(2016)(978-7-5097-8939-1)b

贵州蓝皮书 贵州法治发展报告(2016)

未来,我希望出版社能够进一步加强对地方蓝皮书出版工作的指导。每年贵州省社科院的蓝皮书出来以后,我们都邀请出版社的领导去指导,参加蓝皮书的新闻发布会,谢寿光社长、杨群总编辑、蔡继辉副总编辑等先后做过相关讲座,虽然在发布会及讲座交流中出版社也对我们的工作进行了指导,但是我建议还是要进行系统培训。皮书作为一个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品牌,是有一套机制的,比如准入机制、退出机制、评价机制,但地方皮书的作者,对这个机制的了解还是不够,虽然每年有《皮书手册》等规范性要求,但毕竟没有现场培训的效果好。可以参照教育部对全国教育系统的哲学社会科学骨干人才进行的培训。我认为既然要把皮书作为国际学术品牌来打造,就要加强对皮书作者队伍,特别是主编或者是执行主编的培训力度。现在,地方类皮书发展很快,虽然出版社并没有培训的职责,但是为了把皮书打造得更加规范,这项工作应该开展起来。近几年我院的皮书评价分数逐年提高,这个进步与出版社每年通过皮书工作年会对作者进行指导是分不开的。我院当前皮书质量参差不齐,从时效性、前沿性、实证性、权威性等方面来看,各个作者团队能力水平不一,这需要我们自己的努力,同时也希望得到出版社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中央最近高度重视智库建设,出台了加强新型智库建设的决定。皮书作为学术品牌,也是一种智库成果。在发挥智库作用这方面,我觉得要让皮书和书中的每个报告能够作为党和政府决策方面的参考,比如《反腐倡廉蓝皮书》中的数据和素材就得到了中央很多领导的引用。在“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写议案、提案的时候,也从蓝皮书中引用大量数据和个案,使他们的提案和议案更加丰富,更加有说服力。所以,我认为下一步要让皮书真正能够发挥智库作用,就要紧贴党和政府的需求,服务决策,服务社会。

除了皮书,社科文献的部分图书对我们的科研工作也有直接的指导,比如列国志。2013年7月18号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瑞士联邦主席于利.毛雷尔的时候就提出来,贵州要多向瑞士学习,学习它的生态文明和山地经济。根据习总书记的指示,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了要打造“东方瑞士”的口号。同月底,我院受贵州省委省政府的委托做一个课题,叫“贵州与瑞士的发展比较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我找到列国志中的一本书——《瑞士》,这本书是北京社科院的专家写的,是关于瑞士方面比较权威的一本书,资料很丰富,我们专门买了十多本认真地看,加强对瑞士方面的研究,同时也得到中国社科院很多专家的指导,最终顺利完成了《贵州与瑞士发展比较研究》。这本书由我主编,2014年7月由社科文献出版,出版以后影响很大,荣获贵州省第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一等奖。贵州每年召开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这个国际论坛是中国目前保留的8个国家级国际性论坛中唯一一个生态文明论坛,每年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很多外国政要、著名学者、企业家都会参加,这本书当时送给了出席会议的瑞士朋友,省主要领导出访瑞士时也带着这本书。后来,从一本书又引发了好几本关于瑞士研究的系列。总之,我院对瑞士方面的研究得益于社科文献。

贵州与瑞士发展比较研究(978-7-5097-5664-5)b

贵州与瑞士发展比较研究

在这些年与社科文献领导和各个部门的同志打交道的过程中,我发觉社科文献人有三个特点:第一,敬业,不管是分社社长,还是普通责编,忠诚本职工作,一丝不苟,办事雷厉风行;第二,规范,虽然有时候是朋友关系,但也得按规矩来,比较坚持原则,而且坚持得比较好;第三,热情,每次我们地方社科院和其他单位的作者到社科文献来,一般都会到绿坞咖啡厅喝杯咖啡,那里的环境、布置,显得很温馨,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样,这也给很多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认识的几个作者时常提起这个事情。

这些年社科文献又有了很多变化:第一,品位追求更高了;第二,更趋于国际性了;第三,高瞻远瞩,更加趋于打造品牌,赢得发展的战略制高点。

社科文献之所以能够做到这样,我认为是社领导秉持“融合”的理念,即融合了国内学界的学者,而不仅仅是社科院系统的学者。比如现在出版的皮书,除了中国社科院系统几十种以外,还有很多是高校、地方社科院、地方政府部门的,正是这种融合力,广泛吸纳全国社会科学工作者,有好书都欢迎来出,具有开放的思维和“海纳百川”的胸怀,这是我感受比较深的。

对社科文献同仁们的印象,如果用几个词来形容的话,一是“朝气蓬勃”,无论是和社领导还是和普通员工接触,都感觉到有朝气,有活力;二是“执着”,对事业的执着、认真、负责,这也是社科工作者、研究者应该秉承的。我感觉到这个群体是向上的群体,是一支有战斗力、执行力的队伍。

为祝贺社科文献成立30年,我想了两句话,第一句是“书海树品牌”。虽然我们出版界出的书很多,出版社也比较多,但是社科文献经过30年的努力,将自身打造成为出版界的一个学术品牌。第二句是“智库铸辉煌”,社科文献打造的列国志、皮书及其数据库等就是发挥智库作用的表现,硕果累累,筑就了辉煌。我希望并深信社科文献将来为我们国家、为整个社会,筑就更加辉煌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