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动态

真实的犹太“复仇”

41年前的今天,以色列将士们正在欢庆一场胜利。他们在短短1小时39分钟之内营救了105名犹太人和以色列人质。尽管行动中也有少量人员伤亡,但这场精彩的营救行动让全世界人民看到了以色列政府保护犹太人的决心和能力。


7.6以色列1


1976年6月27日夜,10名恐怖分子劫持一架法国航空班机,以机上的一百多位犹太乘客要求以色列和西方社会释放53名已经定罪的恐怖分子。


7.6以色列2

被劫持的法航客机(编号F-BVGG),摄于1980年


7.6以色列小标

计划出炉

7月1日早晨,以色列同意与恐怖分子进行谈判,把释放其同伙的最后期限延长到7月4日。

下午,总理拉宾召开会议,由总参谋长摩德凯·古尔报告未完全成型的作战方案。军事行动和外交行动将会同时展开,但营救行动不能迟于7月3日晚间。这也就意味着,营救方案的准备还剩下48个小时。尽管此时此刻很多关键情报都不具备,但以色列人特有的“先干再说”的狠劲还是发挥了作用。


7.6以色列3

拉宾同志正在筹划


按照参谋总部的计划,营救小队将乘坐C-130着陆恩德培机场,冲进恩德培机场的旧航站楼救走所有人质(顺带着干掉恐怖分子)。在救援行动全面展开之后,增援部队再着陆控制新旧航站楼之间的滑行道,打击增援。

至于所用的C-130加油问题,则需要随机应变。方案中是在恩德培机场就地加油,后备预案是起飞之后在沿途进行空中加油,或者找一个友好的国家加油(至于这个“友好国家”在哪,还没人知道)。


7.6以色列小标

摩萨德的情报

制定作战计划时,相关情报也开始汇集。


7.6以色列5


然而情报的增加并没有降低营救的难度。为了避免惊动恐怖分子,C-130只能在远离旧航站楼的跑道上降落。降落后,必须尽快穿越开阔地冲进旧航站楼。这其中还不能与暗中支持恐怖分子的乌干达连队发生正面冲突。一片争执过后有人提议,干脆借乌领导人阿明7月4日回国的机会冒充总统部队,直冲旧航站楼。

最终的作战方案是:


7.6以色列6


旧航站楼塔台这个制高点的存在,使突击队的行动受到很大的威胁;但提前打塔台又会惊扰恐怖分子。最后以色列人决定先冲进去,战斗打响后用机枪和火箭筒打掉塔台。


7.6以色列7


第一波进攻只能有30人,奔驰和路虎装不了更多士兵了。

突击队的第二波将需要四辆装甲车,用以增援路虎压制塔台的火力,还用于机动警戒和阻击可能的援军。

最后部署的两架C-130撤退人质,并搭载军医,准备处理官兵和人质可能的伤亡。行动中官兵若有伤亡不得停下医治,一切以救出人质为优先。


7.6以色列8


7.6以色列小标

准备行动

7月2日上午,全体人员第一次集结起来,开始按照作战计划训练。更多的照片也从曾在乌干达做过军事顾问的以军人员中收集起来。航拍照片指明更多地图上没有的小路,但从旧航站楼塔台上看下去停机坪仍然如同靶场。

伞兵旅和戈兰尼旅的参战人员还是第一次看到恩德培新航站楼和塔台的照片,而此时离行动已经只有一天多时间了。焦急的总理拉宾本人也是到了当天中午才第一次看到作战计划和作战准备。他对作战方案基本同意,但否决了在恩德培就地取用燃油的提案,要求飞机在肯尼亚落地加油。


7.6以色列9


接下来,突击队成员和C-130机组反复练习车辆的快速装卸。飞机一共5架,4架参加行动,第5架待命。第一架运输机的驾驶员反复在沙姆沙伊赫机场演练夜间无导航着陆。一切按部就班地进行。

但即使经过了精心准备,演习中还是出现了不少岔子。奔驰车和伊迪·阿明的座驾颜色不符、车厢内人员太多、驾驶员不熟悉进行路线等都是问题。

直到7月2日深夜,演习才告结束。士兵们将破奔驰涂成黑色,贴上用硬纸板剪出来的乌干达汽车牌照和国旗,手持AK-47奔赴乌干达。


7.6以色列10

演习中的奔驰车


3号下午2点,以色列内阁紧急会议全体通过本次行动的决案。实际上在内阁决议之前一个小时,突击队的飞机已经出发了。一号机由沙尼中校亲自驾驶,装载总参突击队尖刀组的29名成员和他们的奔驰及两辆路虎吉普,这其中装载着指挥官乔纳森·内塔尼亚胡。

身先士卒是以色列军队的传统,作为地面行动的指挥官,乔纳森·内塔尼亚胡必须冲在第一个。 


7.6以色列11

指挥官乔纳森·内塔尼亚胡


剩下的飞机分别装载拦截队、火力组、指挥组、医疗队先后起飞。各架飞机都严重超载,勉强地在跑道尽头拉起,过了好久才转弯向东南飞行。为了避免邻国雷达的注意,飞机在60米超低空飞行,直到埃塞俄比亚海岸才拉高到6000米,飞向恩德培

埃塞俄比亚无法发现以色列飞机。肯尼亚是友好国家(前文提到的友好国家找到了),接下去就是乌干达了。


7.6以色列小标

行动成功与阵亡

晚10点半,机群到达维多利亚湖上空。一号机继续向恩德培飞行,二号、三号、四号机盘旋,等一号机着陆后再跟进着陆。两架担任后方指挥的波音707也已经到达,进行空中现场指挥。

一号机还在下降和准备接地过程中,机尾门已经打开。当看到两边的跑道灯时,侧门也打开了。

当地时间12点01分,一号机接地,伞兵不等飞机停稳就已经跳出去,安放着陆引导灯。

飞机滑行到滑行道时转弯停下,尾门还没有完全放下来,早已点火的奔驰和路虎就冲了出去,直奔旧航站楼。


7.6以色列12


距旧航站楼还有200米,出现了两个乌干达的哨兵,一个正在举枪。现场指挥官内塔尼亚胡和后座的人同时伸出无声手枪射击,击中该名士兵。车队加速,冲向候机楼,另一个乌干达士兵开始逃跑,被路虎上的机枪射倒。老爷奔驰冲到塔台和旧航站楼之间黑暗的空地急刹车,突击队员下车呈三角队形直冲候机厅入口。

恐怖分子听到枪声正在疑惑之际,突击队员已经冲到了门前。但是突击队员穆吉·贝奇突然减慢了速度,闪身到了候机楼门口右边墙根处,向入口的广场上射击(按照预案,他应该不计代价带人直接冲进候机楼)。


7.6以色列13


这停顿耽误了近20秒,里面的恐怖分子和乌干达士兵已经反应过来,开始向外射击。

乔纳森·纳塔尼亚胡催促贝奇继续前进,一面亲自带领本来应该靠后的指挥组超越贝奇前冲。没想到还没达到预定位置,乔纳森自己便中弹倒地。突击队员之中有人已经意识到乔纳森中弹,却依然经过他的身边继续前进。尽管指挥官一死没有人发布命令,但突击队员们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各自朝着自己的预定目标前进。

后面路虎吉普上的人也已经下车,参与行动。所有人都记住了最基本的命令:冲击!他们拔腿飞奔,直冲进了候机厅,只要面前有恐怖分子就马上开枪将其击毙。

之前的情报显示人质都在小候机楼,但是实际上已经被转移到大候机厅,因此当恐怖分子均被击毙时解救人质的任务已经完成。然后突击队士兵喊出了那句著名的希伯来语:“大家趴下!”

但另一个突击小组仍冲进了小候机楼。此时小候机厅是恐怖分子们当成休息室使用的。剩下的3个恐怖分子被突击小组的火力击毙。第三,四突击小组冲上二楼,将没有来得及逃跑的乌干达士兵击毙。最后一组突击队没有找到楼梯,回到门前广场上,按照原计划压制塔台的火力。

塔台上的乌干达士兵一直没有停止射击,这些乌干达士兵的射击一直持续到最后人质从塔台之前撤离。然而乌干达人什么都没有击中。


7.6以色列14


机场滑行道另外一边,伞兵们向新航站楼前进。当他们听到大候机厅这边的枪声,马上开始突击。其中一名士兵被乌干达警察手枪击中重伤,脖子中弹,脊椎被打断,其他人则占领了新航站楼。

指挥组在黑夜之中等待二号机降落,接着是三号机,四号机。乌干达人清醒了,关闭了跑道灯,不过三号机和四号机是按照一号机的伞兵放置的引导灯降落的。二号机、三号机上的装甲车冲下来后布防,一辆车压制塔台,两辆警戒公路。

旧航站楼这边已经在打扫战场,空中的指挥员下令摧毁停放的战斗机,免得乌干达空军起飞追击。乌干达的死对头肯尼亚人愿意提供机场给以色列人加油,条件是干掉乌干达空军的飞机。以色列装甲车于是按照预案执行命令击毁了所有飞机。


7.6以色列15

返回途中(蓝线)经过肯尼亚加油


7.6以色列小标

撤退人质与行动结束

人质在营救行动开始时,都在地上睡觉。突击队击毙所有恐怖分子之后,为了避免误伤,才命令人质继续躺在地上。不过即使听到了那句著名的“大家趴下!”仍然有几个不听话的人质站起来,差点被打死。

撤退开始时的混乱在在所难免。人质们在路虎吉普上抢座位,还不顾突击队的命令,要带上自己的行李。有一个女孩负了伤,拒绝自己走,突击队员阿莫斯·格伦像背麻袋一样把她背走。几天后阿莫斯在电视上看到女孩,眼泪鼻涕地说自己留在候机厅里没人管她,一个年轻的勇士救了她,让阿莫斯哭笑不得。


7.6以色列16

获救以后的人质


整个行动一共用了1小时39分钟。一名人质死亡,两名人质重伤,后来不治死亡。突击队里,指挥官内塔尼亚胡阵亡,脖子中弹的士兵(苏林)后来瘫痪,除此之外无人伤亡。


7.6以色列17

如今的苏林和那时击中他的子弹






推荐阅读>>>


为什么是以色列

以色列是犹太人的家园,对于很多中国人而言可能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人们在谈论以色列时常常会有这样一系列问题:以色列到底是如何出现的?它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它与犹太人的历史联系是什么?它对于世界而言有什么独特之处?它在怎样的层面吸引世人的目光和注意?《为什么是以色列》从历史脉络逐一梳理了这些复杂的问题,在提供众多历史背景、人物故事、事件过程的基础上,帮助读者从历史、政治、文化等方面了解以色列及其在当今世界的地位和影响。  


标签: 世界历史
上一篇: 农村扶贫与生态保护的交织 |《农户生计与环境可持续发...
下一篇: 怎么结、结不结、谁说了算 | 近代中国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