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动态

政治学研究系列丛书 | 中央编译局杨雪冬研究员著作三种

作者简介

杨雪冬,政治学博士,研究员,中央编译局中央文献翻译部主任。先后毕业于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大学。先后获得过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称号、国务院特殊津贴、中组部“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首批领军人才称号。 


系列丛书简介

(点击以下图书封面均可跳转至购买链接)


地方治理的逻辑(978-7-5201-2021-0)z

《地方治理的逻辑》   

杨雪冬 著  

2018年 1月 

89.00元


作者在博士论文便提出,中国政治研究可以从“家乡”研究切入,《地方治理的逻辑》一书可谓是该观点的实践。研究政治的人常说,所有的政治都是地方政治,但是研究中国这样一个快速变化、内部多样的大国的地方政治,就需要克服语言、习惯、陌生、怀疑等困难。而带着每个地方都是自己家乡的感情,将“共情”、理解、融入运用到研究过程之中,就能够深入到地方社会的深处,把握住地方政治和治理变化的脉搏。在这本书里,作者也系统介绍了“压力型体制”概念的提出和发展过程。这个描述中国地方政治运行的概念,不仅具有鲜活的生命力,而且还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


国家治理的逻辑(978-7-5201-1779-1)z

《国家治理的逻辑》

2017年12月

杨雪冬 著

定 价  89.00元


《国家治理的逻辑》一书是对中国宏观治理变革的思考。作者认为,不能就中国自身的独特性来理解中国,那样必然带来盲目的自信。应该将中国的变革置于全球化这个历史进程之中,以全球化作为坐标系和参照系来审视中国的变化,这样既能全面地了解中国的制度优势,也能清醒地认识中国体制的缺陷。没有完美无缺的制度,只有更适合本国国情的制度。如果没有学术上的自省,就不可能有可持续的、理性的制度自信。


制度运行的逻辑(978-7-5201-1357-1)z

《制度运行的逻辑》  

杨雪冬 著

2017年 11月 

79.00元


该书是作者作为一位学者参与公共生活的尝试。在这个人人都能评论发声的时代,社会科学工作者如何表达言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收入本书的各篇文章均为作者作为一个政治学研究者围绕公共事件、热点话题、时事新闻等进行的分析,表达的立场。作者在本书中,将自己的所学所研从安静的象牙塔里转化到火热的生活和实践中,透过具体事件来理解和揭示当代中国制度运行存在的问题和基本逻辑,为喧嚣的争论贡献自己的理性判断、专业分析和社会关怀。


专家推荐语

 

对于中国的社会发展与进步来说,政治始终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不了解中国政治,就难以理解中国社会。要真正理解中国政治,就必须理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国家治理。杨雪冬博士汇集其多年研究成果和政治体验而成的《制度运行的逻辑》、《国家治理的逻辑》和《地方治理的逻辑》,对于想更好了解当代中国政治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不可多得的参考著作。

 ——北京大学讲席教授 俞可平


作者寄语


摆在读者面前的这三本著作,是我对自己从事政治学研究的阶段性总结,也是对关心支持我的家人师长友人的致敬。我对政治学研究的兴趣始于当年填报大学志愿。出于对家乡发展的关心,我成为南开大学政治学系88级政治学专业中为数不多的第一志愿考生。此后,无论是在厦门还是北京求学,都选择的是这个专业,与中国的政治学研究结下了不解之缘。


 每一个研究当代中国政治的中国学者都生活在当下,都深深地卷入当代中国的政治实践。对于我们这一代研究者来说,当代中国政治研究除了有知识挑战的乐趣外,还有信仰的意义。我们生于斯长于斯,亲历着这个国家发生的深刻变化,享受着改革发展带来的巨大的物质成果,并且承受着与前辈人迥异的压力,前辈积累的经验无法回答我们内心的疑问。这个国家为什么会发展,发展的方向是什么,当下的状况为何,这些问题无时无刻不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和研究中。尤其是当我们与国外学者交流的时候,他们用威权主义、集权主义、民主转型等带有明确价值指向的概念来描绘、分析我们自己生活的制度的时候,我总有一种特殊的感觉,一种被俯视的感觉。因此,我们对当代中国的研究,也是在回答我们内心的疑问,应对外部的质疑,寻找未来的方向。


对于中国学者来说,对当代中国政治的研究是通过田野调查、理论生产和实践参与三种基本方式实现的。我们通过这三种方式体验到政治运行中的生活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并从不同层次方向趋近中国这个复杂变化巨型的政治体,得出不同的图景,这些图景重叠交织在一起,使得研究的发现不断趋近现实,理论的命题更能揭示规律。
    
在我看来,研究当代中国政治有三种田野路径。第一种是家乡化研究,就是将自己的家乡作为研究的对象。我自己的博士论文就是采取的这种方法。这种方法虽然进入门槛低,获得资料容易,但是也会因为卷入个人的情感而限制客观的判断。第二种是参与式观察,比如利用蹲点、挂职等方式深入某个地方,参与某个政策活动,既有“内部人”的参与便利,也能作为第三者去观察分析。但是参与式观察会遇到学术伦理问题。第三种是跟踪观察。可以选择一个或者几个地方采取定期回访的方式,进行长期跟踪观察。我曾经与德国学者就新农村建设政策的执行采取过这种方式。但这种方式所需时间和资金较多。这三种路径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可以相互组合和补充使用的。田野调查也需要资料收集,地方志、组织史资料、地方党政公开的文件等都应该是我们收集分析的重要资料。在收集和使用过程中也要有保密意识。


接下来我想谈谈理论生产。研究是一个理论定位和理论对话的过程。尽管我们作为研究者也许在许多问题上的认识并不如普通人乃至干部那么深刻,但是我们能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理性的思考分析,在面对与自身有利益和情感冲突的问题时保持思考的冷静,避免极端的行为,也能对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一般性归纳,乃至得出规律性发现。这是研究者的天职,也是我们赖以谋生的基础。


必须承认,社会科学各学科的理论主要来自西方,即便是基于非西方社会发展的历史和经验产生的理论也主要是由西方学者提出来的。这是客观事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面对这些丰富多样、鱼龙混杂的理论时失去了判断力、辨析力和理论自觉性,只是它们的追随者、消费者和论证者。对于中国政治研究来说,认清西方理论存在的缺陷以及西方学者研究的局限性,并不意味着要创造出一套截然不同的理论体系和理论话语,在本土化研究中将中国独特的国情“绝对化”,毕竟理论的力量在于对话交流和说服,中国当代政治实践也是在开放的环境下,通过开放的方式进行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政治研究才具有理论创造乃至创新的价值。


最后,我想谈谈实践参与对于当代中国政治研究的意义。由于身处体制之中,我们比国外学者更能深刻地感受这个体制的优点长处、弊端不足,更能理解政治实际运行中那些“不言自明”的隐形逻辑。当然,更重要的是,我们许多人还通过多种方式参与这个制度的实际运作。作为研究者,参与政策过程便是一种实践。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撰写研究报告,参与政策设计或评估,有的学者还会参与到政策文件起草这种富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决策活动之中。这种实践的基础是研究者的专业性训练。这些年国家大力推动智库建设,为研究者参与政策过程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条件,但也出现了许多人担忧的“折子研究”,为获得更多批示猜测领导意图偏好,甚至不惜违背客观现实。专业化是研究者的基本素质要求,也是获得尊重的前提。更为重要的是,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研究,对策研究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总之,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是值得我们去投入和奉献的,田野、理论和实践对于我们认识这个复杂的现象都不可或缺,生活的逻辑、理论的逻辑和实践的逻辑虽然有所差异,甚至相互冲突,但根本指向应该是一致的,那就是政治是改善我们生活、提升我们精神道德的活动。这也许就是“人是政治动物”这个判断所蕴含的价值目标。当代中国人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自己合意的政治生活、政治制度、政治实践。


(以上内容部分节选自系列丛书序言)


上一篇: 新书速递 | 武曌:中国唯一的女皇帝
下一篇: 新书速递 | 《华中村治研究:农民自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