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动态

深化国企改革,我们在路上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目标,开启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国有企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骨干和中坚力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是提升我国国家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标志。


为了总结国企改革经验,启迪国企不断发展,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依托“中国企业管理高级研修班”(剑桥班)项目,开启了以“国企改革与提升国际竞争力”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并在国资委的大力支持下,将活动推向全国各大国有企业。并最终遴选出28篇文章集结成册,形成《国企改革与提升国际竞争力——领导者的讲述》一书。本书中的28位作者,均是中央企业的负责同志,他们丰富的领导和管理经验在文集中都有充分的体现。文集将为政策制定者、国企管理者、研究机构学者及普通民众提供丰富的实例经验与理论参考。


以下是本书内容部分摘录,各部分均摘取精彩观点供读者参考。受篇幅限制,部分内容有删减。

国有企业改革

(即将上市,敬请期待)

《国有企业改革与国际竞争力——领导者的讲述》

卢迈主编

2018年3月出版


U12204P31DT20150914172530


(一)深化国企改革


“‘去、降、补’,以军民融合资源重组整合提能力”——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胡问鸣

近年来,受全球航运市场持续低迷、造船产能居高不下的双向影响,船舶市场供求严重失衡,一般认为产能过剩50%以上。在此形势下,中船重工带头贯彻落实中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部署,主动“去、降、补”,实施集团内部主要造修船资源军民融合式重组整合,将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和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和山海关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四家船舶企业两两重组整合,打造成两个军民融合海洋装备产业基地,建设水面水下一体、船舶与海工兼具、建造与修理并举、集大中小船于一身、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船舶海工企业。


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划入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后,在青岛海西湾形成了拥有3个30万吨级造船坞、2个15万吨级修船坞及3000多名员工的现代化大型造修船企业,并已成功取得军工资质,提升了集团公司军工能力,为承接系列军工任务打下了基础;新武船充分发挥军民融合优势,共享市场、技术、基础设施等资源,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山海关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并入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后,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统筹利用资源,将部分民船产品转到山海关制造,腾出相应的造船能力,集中优势资源保障军工任务,进一步增强了水面战舰建造能力,开创了我国坞内建造大型驱逐舰的先河;山海关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民船产品更加丰富,大坞能力得到充分使用,提高了效率和效益水平。



“宝武重组,迈出了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化解过剩产能的关键一步”——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马国强


中国钢铁业的竞争是非常充分的,目前,无论是建造航母还是生产汽车,不同领域所需的钢材,中国钢铁企业都能提供。但是,这些年来钢铁行业的发展相对较散较乱,规模以上的钢铁企业超过1500家,导致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产能利用率一度跌至67%,低于国际公认的75%的产能过剩指标。


在去产能的大背景下,联合重组是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由之路。宝钢、武钢都是特大型中央企业,在过去的发展中存在重复建设和同质化产能的问题,只有通过兼并重组整合为一,才能更好地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宝钢和武钢两家特大型中央企业联合重组后,如何从联合走向整合融合是最为重要和关键的问题。公司从战略高度统筹钢铁生产基地布局,多角度体系化整合钢铁主业区位优势,以建立制造基地管理模式为前提,形成上海宝山、南京梅山、湛江东山、武汉青山四个生产基地的重点区域布局。为了推进产线、销售、采购、财务、信息化等方面的全面整合,宝钢股份成立了公司联合重组工作领导小组、IMO办公室及跨职能团队,5个专项工作组以及6个职能团队,倒排三年、年度、百日、首日计划,以终为始。将5个专项工作组作为整合效益主体,最终实现竞争力整体提升。


frugal_innovation


(二)创新实践,敢为人先


“把握小微企业发展趋势,助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创新”——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王纬

创新小微企业特色金融产品。创新担保方式,研发基于保险公司信用保单、集体土地使用权、知识产权等新型抵质押方式的小微企业信贷产品。尊重和发挥地方、基层、群众首创精神,推动分支机构从实践中寻找最佳方案,创新研发区域特色明显、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个性化产品以及适应地区产业集群经营特点的专属产品,进一步提升市场响应速度。


创新小微企业专业服务机构。在新兴产业、消费升级相关行业、服务业、科技型小微企业集聚发展的地区,以及“四大板块”与“三大支撑”区域,建设一批“小微专营支行”,形成市场反应灵敏、服务便捷高效的小微企业专业化金融服务体系。


创新互联网金融服务模式。打造数字化金融平台,逐步将账户管理、支付结算等基础性金融服务迁移至网络;把握移动互联发展方向,将传统网上银行扩展至手机银行、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新兴网络入口,不断延伸服务链条,构建线上和线下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服务渠道,提高小微企业获得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快捷性。



“国有企业的薪酬制度必须市场化,最好途径是建立利益共享机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徐强


现在国有企业内部缺乏创新活力,首要问题是企业缺乏内在创新动力。劳动人事工资制度市场化改革一直是困扰国企发展的基本问题。由于是国有企业,总有人认为国企员工的工资水平,应该和公务员相当,这是认识上的误区。


自从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大家都知道,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企业是竞争的主体,竞争就是要优胜劣汰。既然是优胜劣汰,那么企业员工就要采用市场化的劳动人事工资体制。如果不能在国企实行市场化的薪酬机制,人才将逐步流失,进而将影响国企发展的竞争力。


一个符合国务院精神的改革政策是在企业推进经营者持股。经营者持股政策就是建立企业(股东)与经营者的共享机制。我国的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规模巨大,多是分级经营的。不同层级的公司,有条件的都应该进行股权安排。既要提高国企的证券化比例,搞活投融资体制,又要设计经营者、员工持股方案,改变员工的薪酬结构,尽可能让员工共享发展成果,调动创新的内生动力,激励员工考虑公司的长远发展。同时,随着市场化的推进,应该根据行业生产力水平,尽可能地减少公司层级,推动集团内部同专业资产的重组,防止内部无序竞争。


3280a510929543008c5ecaa498f8d163_th


(三)“一带一路”走出去


“推进国际化业务,始终坚持聚焦主业”——国家电网公司党组副书记、总经理寇伟


电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工业。“一带一路”沿线多为发展中国家,电网基础设施较为薄弱,人均用电水平不高,还有10亿无电人口,电力建设潜力巨大。为加快我国电力工业“走出去”,国家电网公司重点开展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以海外国家级电网和能源网并购为重点,打造“走出去”的桥头堡,先后成功投资运营7个国家和地区的骨干能源网。二是以互联互通为重点,推进跨国电网互联,建成中俄、中蒙、中吉等10条跨国输电线路,当前正在积极推进中蒙、中俄等跨国特高压输电工程。三是以电力工程总包为重点,积极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在英国、波兰、埃及、巴西、埃塞俄比亚等多个国家承建大型电网工程,带动中国装备走出去。


国际市场变幻莫测,不乏一些能够赚“快钱”的机会,但高收益伴随高风险是一条基本规律。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以往较为保守的能源电力市场逐步放开,出现了较多的跨国投资机遇。国家电网公司始终坚守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这条底线,把重点聚焦在熟悉和擅长的领域,不求暴利、不买“浮财”、不搞投机,以境外受监管的能源电力资产为主,项目坚持好中选优。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境外投资超过167亿美元,管理境外资产577亿美元,年投资回报率10%以上,所有项目运营平稳,收益良好,全部盈利。



“坚持共商共建,争做合作共赢发展的主力军”——中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起涛

“一带一路”建设兼顾各方利益,各施所长。中交集团以建构“命运共同体”为思想引领,通过树立重道义、求公平、谋合作的“共商共建”思路,积极践行正确义利观,东道国政府、人民、企业,共同发展、共享价值。


中交集团履行社会责任,力争做东道国可信赖的商业合作伙伴、人才培训基地、突发事件救援队、优秀社会志愿者,加强与所在国多领域合作。以蒙内铁路为例,蒙内铁路是连接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和东非第一大港蒙巴萨港的重要工程,在参建过程中,中交人坚持授人以渔,为肯尼亚培训工程建设人员18000余人,铁路运营人员2000余人;坚持绿色发展,项目全线设置大型动物通道14处以及100多处涵洞式动物通道;坚持造福社区,施工期间为沿线村民免费打了100多口水井,为马赛人无偿援建小学,改善当地孩子的教育条件。


be88fd5b74a2e7f51db32e58aa51d329


(四)精准扶贫,承担企业社会责任


“践行‘项目安排精准’,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华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傅育宁


华润在参与海原扶贫开发工作的过程中,经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扶贫办和海原县政府多次深入沟通对接,于2014年制定了《华润集团定点帮扶海原县发展五年规划(2014年~2018年)》。根据五年规划,华润将累计捐资5.25亿元,以肉牛养殖产业扶贫为核心,以引导广大农户认养基础母牛为抓手,用5年时间,帮助海原打造从饲草到养殖再到屠宰与销售的肉牛养殖全产业链,帮助海原彻底打赢脱贫攻坚战。


海原县为回族聚居区,素有牛羊饲养的传统,当地在苜蓿、玉米等饲草方面具备资源优势,但困于优质种牛、基础母牛匮乏,一直无法扩大养殖规模。华润集团旗下华润五丰是一家优秀的综合食品企业,同时也是香港最大的活牛供应代理商,具有66年活畜供港经验,在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方面都具有优势,其下属的五丰上水屠房每天可屠宰400头牛供给香港市民。为此,华润决定结合双方优势,计划以肉牛养殖为重点,帮助海原建设现代化大规模草畜一体化肉牛养殖基地,同时发动广大农户在基地的支持带动下实现家庭养殖,迅速扩大养殖规模,与华润一起发展草畜一体化肉牛养殖产业。



“开创保险服务新型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典型模式,切实解决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盛和泰

保险机制参与医保体系改革的“湛江模式”:

2008年以来,中国人民保险与湛江市政府合作,探索出了保险服务新医改建设的“湛江模式”,其主要做法是:积极参与当地政府启动的城乡居民医保一体化改革,推动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并轨运行,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进行分拆,85%用于基本医疗保险支出,15%用于购买医疗补充保险,建立起以基本医疗为主、大额补助医疗为辅的全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这一实践,既放大了政策效应,在个人缴费标准不变的情况下,居民保障水平从原来基本医保1.5万元的限额,上升到基本医保与补充保险累计最高可报销10万元,2012年起最高可二次报销自付部分30万元;又打破了城乡二元分割,解决了城乡医疗保障制度不统一的问题,增强了医疗保险的普惠性,让医疗保障更多惠及农民、农村。


为国家大病保险制度设计提供实践蓝本的“太仓模式”:

2011年,中国人民保险与江苏太仓市政府合作,利用基本医保基金结余建立大病保险保障体系,在基本医保普惠基础上,向大病保障补充升级,引入“个人负担越重、报销比例越高”的保险制度设计,为个人自负医疗费用超过1万元的参保人员提供上不封顶的累进比例补偿,既大幅减轻了大病重病患者的个人付费负担,又缩小了重病群体城乡医疗保障水平的差距,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作用十分明显,成为国家大病保险制度设计的实践蓝本。2016年,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大病保险服务人群4.1亿人,覆盖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37个地市,支付大病保险赔款超过120亿元,极大地缓解了大病重病患者的经济压力。


20170323104511257603


(五)提升国际竞争力,打造“中国模式”


“创新商业模式,推动项目在东道国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建红

以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模式较多的是承揽工程项目或投资收购资源,传统的港口、航运业务也只是实现了货物的简单位移,与当地经济发展深度融合不够。招商局主动提出了在有条件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复制“前港-中区-后城”的蛇口商业模式(简称“PPC”模式)——改变简单的货物位移方式,扩大到以港口为龙头和切入点,以临港的产业园区为核心和主要载体,通过硬环境与软环境的同时打造,发展适合东道国资源禀赋的相关产业,然后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后方的城市建设,推动项目在东道国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吉布提项目是PPC模式在海外落地的第一个项目。2012年招商局投资吉布提港后,提出把原来的港口进行转型升级,在距离老港口五六公里的地方新建一个现代化港口——多哈雷多功能港,该港一期已于2017年5月开港。在新老港口之间发展产业园区,集聚产业,发展当地经济,然后对老的港区进行城市化改造。自贸区整体规划面积48平方公里,首期开发2.4平方公里,整个项目建成后产生的GDP将超过40亿美元,相当于目前吉布提GDP的两倍多,可创造就业岗位逾10万个。目前为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的吉布提有望逐步发展成为区域航运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建成“东非的蛇口”。招商局还正在推动多哥、坦桑尼亚、斯里兰卡等国复制这一商业模式。



“本土化制造、本土化采购、本土化用工、本土化维保、本土化管理”——中国中车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化龙

中国中车不仅提供优质的产品,深度融入各国民众生活,还持续推进以“本土化制造、本土化采购、本土化用工、本土化维保、本土化管理”为特色的“五本”模式,在马来西亚、南非、土耳其、印度等国建立本土化的制造基地,就地招聘和培训当地员工,带动当地就业和产业链的完善,提升当地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水平。


布局马来西亚,实现优势业务整体输出。2014年12月,在马来西亚投资377亿元建设东盟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中心,结合之前布局的维保服务“4S店”,实现产品、技术、资本、服务的全方位输出。得益于“工厂+4S店”的经营模式,中国中车囊括马来西亚近5年来80%以上的市场订单,总额近80亿元,成为中国和东盟地区经贸合作的亮点和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支点。


在美投资建厂,实现中国对美投资贸易方式的转型升级。2015年9月,中国中车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投资兴建的第一个制造基地正式动工,项目占地240亩,计划投资6000万美元,实现了中国高端装备从产品输出向资本输出、技术输出的转变,从产品合作向产品、技术、服务、管理全方位合作的转变,推动了国际投资贸易方式的转型升级。

标签: 企业国企改革
上一篇: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展现学术中的中国】社科文献201...
下一篇: 弗洛伊德与催眠术:在无意识中发现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