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动态

新书速递|从省城到城市:近代广州土地产权与城市空间变迁


本书简介


本书以近代广州的城市建设为切入点,在大量使用方志、政府出版物、档案、报纸、期刊、谱录、游记、旅游指南、文集、回忆录、海关报告等资料的基础上,探讨近代广州土地产权的产生及其被纳入政府行政管理的过程,试图以地域社会的角度,展示广州从清末到民国的历史发展脉络下从“省城”到“城市”的景观变迁和建构过程,以加深对中国近代城市形成和发展的认识和理解,重新思考中国城市的转型问题。


从省城到城市:近代广州土地产权与城市空间变迁(978-7-5201-1085-3)w

(点击封面图可跳转至购买链接)


《从省城到城市:近代广州土地产权与城市空间变迁》

黄素娟 著

2018年1月出版

ISBN:978-7-5201-1085-3

 

导论

 

中国近代城市转型是中外学术界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现代国家政权在城市中的建立尤其受到重视。本书所关注的即是城市建设与现代国家建设之间的关系。广州是近代中国最早开放的沿海通商口岸之一,也是国民政府最早进行近代城市建设的城市,有“模范之广州”、“建设都市之指南”、“文明之路、自治之花”等美誉。

 

在这个过程中,广州的城市景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00年前后,广州仍保持着明清时期省城的风貌。高高的城墙北倚越秀山,南临珠江,东为丘陵台地,西为河网密集的西关平原。城墙设有东南西北城门,城门之上建有重檐城楼。城内东西主干道上分布着大大小小的衙署,南北主干道上聚集着书坊、酒家、茶楼等商铺,旗民及其眷属居住在城西,学宫、贡院、书院、合族祠咸集城东南。城墙之外是东南西北四关,东北部多山,西南部近水而利于发展商业,素有“东村西俏,南富北贫”之说。

 

至20世纪30年代,广州的城市景观已截然不同。城墙被拆除,四通八达的马路连接全市各个地点,汽车穿梭,马路沿线遍布颇具西式建筑风格的骑楼。珠江河岸两旁筑有长堤,码头众多,船艇密集,跨江大铁桥沟通南北两岸。江北堤岸伫立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城内散布公园、图书馆、博物馆、中山纪念堂等公共建筑。在1936年出版的《新广州市》(Modern Canton)中,作者李炳瑞(Edward Bing’shuey Lee,1907~1956)的第一句话写道:

 

一些外国保守派人士最喜欢说没有外国政治统治,中国永远不可能成为一个现代国家(Modern Nation)。广州从一个道路狭窄曲折的省城迅速转变为一个拥有宽阔的沥青道路并如同欧美城市一样拥有公共便利的近代城市(Modern City)为这个过时的观点提供了答案。

 

显然,李氏认为广州从省城转变为城市的过程是中国无须依靠外国帮助走向现代国家的象征。李氏是广东台山人,早年赴加拿大留学获政治经济学硕士学位,后在美国华盛顿大学研究院做研究员。回国后加入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出任《北平导报》、《民族周刊》等英文报刊的编辑。

 

《新广州市》由胡汉民题名,写作过程中得到广州市市长刘纪文、前市长孙科、广东省省长林云陔等的大力支持。可以说,城市景观变迁反映出现代国家建设是不少国民政府高层官员及社会精英共同的看法。近代以来中国的城市建设,寄予着时人对于现代国家建设的追求。

 

然而,城市建设并非打造空中楼阁,而是要实实在在地建基于城市土地之上。在明清时期,城市土地的重要性远不及广大乡村地区。从经济和国家税收角度上看,明清时期国家经济依赖于农业生产,赋税体系的支柱是田赋钱粮。随着近代国家经济逐渐向工商业转移,有利于发展工商业的城市日益成为赋税征收的对象,城市土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特别是西方城市建设观念传入中国后,一方面城市土地成为开发的对象,被市政机构用于实施各种现代化市政建设;另一方面,城市土地亦是征税的对象,是市政机构筹集市政建设费用的来源。摆在近代市政部门面前的是一系列极为困难的问题:土地从何来?哪些土地属于城市而非乡村?如何划分“公有”与“私有”土地?哪些土地属于“公有”,可以被用于公共目的?哪些土地属于私人所有,不能被用于公共目的?划分的标准是什么?更进一步的问题是,谁有权用怎样的方式去划分城市土地产权的类型。与之相应的,还有城市建设经费从何而来等问题。

 

本书试图从城市建设与现代国家建设的关系入手,以广州从省城转变为近代城市为线索,来探讨中国近代城市的社会变化。特别关注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政府如何逐步规划城市的不同土地,区分公私土地产权,并将公有土地用于进行现代化建设,以及生活在城市的民众如何应对国家政权控制城市土地的努力。换句话说,本书力图从城市土地产权变化入手,来讨论中国城市从传统城市到近代城市的转变,以及国家管理城市土地的种种措施给生活在城市的民众带来怎样的影响。所以,虽然本书研究以广州为中心,但它所涉及的问题却与整个中国有关。随着国家政权不断深入城市,广州从城墙高耸的省城转变为马路四通八达的近代城市。这个历史过程不但形塑了城市景观本身,也重新塑造了人们对于城市生活的想象和期待。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清末新政前广州的城厢格局(1860~1900)

   第一节  省城内外的景观

   第二节  张之洞主粤时期省城的新建设

  

第二章  新政时期广州城市的开发(1901~1911)

   第一节  兴建长堤之争端

   第二节  新城市观念及其实践

  

第三章  军政府时期的土地产权与城建计划(1912~1920)

   第一节  广东军政府成立初期的城市土地与城建计划

   第二节  市政公所时期拆城筑路计划及施行

 

第四章  市政厅时期政府控制领域的扩大(1921~1928)

   第一节  划定市区与土地控制

   第二节  双重产权与城市建设

 

第五章  陈济棠主粤时期的城市规划与实践(1929~1936)

   第一节  都市设计

   第二节  市的边界

 

结论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上一篇: 新书速递 | 近代日本对华官派留学史(1871~1931)
下一篇: 文化中的政治|晚清的戏剧监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