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动态

国内首本儿童蓝皮书 《中国儿童参与状况报告(2017)》发布

   

微信图片_20180118150617


  为贯彻落实《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 “儿童参与”基本原则,中国儿童中心一直将“儿童参与”作为开展研究和实践的重要理念,并以研究和解决儿童发展与儿童教育中的重点、难点及焦点问题为工作要任,于2016年启动了儿童蓝皮书项目。该项目的第一本蓝皮书以“儿童参与”为主题,梳理了儿童参与的概念与内涵,研究了当前中国儿童参与的状况,分析了儿童参与的影响因素和意义,旨在为保护儿童权利、促进儿童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为党和政府制定与儿童相关的政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2018年1月18日,由中国儿童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主办的儿童蓝皮书《中国儿童参与状况报告(2017)》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邓丽,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谈松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代表花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等出席发布会。会议由中国儿童中心党委书记丛中笑主持。 

        中国儿童中心主任苑立新首先介绍了儿童蓝皮书《中国儿童参与状况(2017)》的主要内容。通过对全国7城市8847名中小学生的调查分析,以及对儿童政治参与、学校和幼儿园参与、校外参与、社区参与、网络参与等专题的研究,结果表明:


1.儿童参与领域广泛,参与意愿强烈,参与能力强大。

儿童积极参与了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生活,参与领域非常广泛。他们对于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参与有着广泛的兴趣,也有切实的行动,他们渴望了解社会、参与真实的社会进程。 本研究的一些案例表明,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三个领域中,在诸如学生自治、政治参与以及网络参与等议题上,都已经有了一些儿童参与的成功案例

2.学习是儿童生活的主要内容,学校之外的参与很不充分。


在儿童参与的内容上,学校的活动和学校之外的活动处于严重不平衡的状态。学习是儿童学校参与的主要内容,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是当前儿童校外生活的主要内容也被学校的学习所占据,这样的现状令人担忧。可以说,许多儿童是在孤独而忙碌的学习中度过了自己的童年。

3.儿童参与受到时间、空间等基本条件的限制。


学校学习对于儿童参与的影响,除了占据了绝大部分内容外,还在时间和空间上不断施压,严重影响了儿童参与其他主题的机会。时间上,中小学生实际家庭作业时间远超规定时间,超过一半的中小学生在放学后几乎没有和朋友玩耍的时间;空间上,目前中国社区缺乏专门针对儿童机制和平台,儿童并未被作为一个有独特需求、有独特眼光的行动主体来看待。

4.儿童参与的一些重要议题被忽略。

在以学习为天职的身份定位下,许多原本可以吸引学生,也应该引起学生关注的信息渠道和生活主题被忽略了。一些现代社会的重要参与主题,在一部分儿童的生活当中缺位,比如亲子交往中不涉及生命和爱的话题、禁止或限制儿童使用网络。这种状况在长远来看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5.儿童参与存在很大的群体差异。


首先,在学段上,随着学段的增长,儿童的学校参与程度逐渐降低。其次,在性别上,女孩的家庭参与程度更高,男孩的公共参与程度更高。最后,独生子女的参与资源更丰富,非独生子女参与资源更传统。另外值得指出的是,不同家庭背景的儿童,在参与状况存在着巨大差别,这种家庭教养方式的差异很可能会对社会阶层的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6.儿童参与和儿童发展关系密切。在家庭、学校、社区不同领域的参与,与孩子们的学校表现有着密切的关系。

尽管对于儿童发展的解释非常复杂,但是本研究的数据和案例表明:儿童参与可以扩展儿童的生活阅历,增进儿童的生活智慧,影响儿童的发展。

        根据以上发现,本研究提出了推动儿童参与的对策建议:一是加强国家儿童工作体系中儿童参与的顶层设计;二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推动儿童参与;三是充分发挥校外教育的独特功能与价值;四是关注“互联网+”对儿童参与的影响;五是推动儿童参与的学术研究和观念普及;六是持续监测儿童参与状况。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谈松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代表花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分别进行了主旨发言。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邓丽发表了讲话,高度评价了第一本儿童蓝皮书发布的重要意义,并对广大儿童工作者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和建议。


         发布会后,来自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科院大学、海南师范大学、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广州市少年宫、北京博源拓智儿童公益发展中心、北京市致诚律师事务所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分别就儿童参与和儿童发展、儿童参与和教育变革两个主题进行了研讨交流。




《中国儿童参与状况报告(2017)》内容精读


        “儿童参与”作为一个专有概念,最初来源于儿童权利领域。儿童参与是指儿童有机会亲身参与到广泛的家庭、社区、学校、社会及文化生活中,接触真实的自然界和社会生活,获得丰富和均衡的生活体验和教育实践,从而积累经验、发展能力、增强自信,这样他们才有机会,也才能更好地表达意见、更为主动全面地发展。本书倡导从儿童教育和发展的角度研究儿童参与,研究儿童关键的生活经历和教育实践对于儿童发展的影响,共分为总报告、调查篇、专题篇和附录四个部分。


《中国儿童参与状况报告(2017)》指出——中国中小学生渴望了解社会、参与真实的社会进程

        蓝皮书的报告调研显示,儿童积极参与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生活,参与领域非常广泛。在家庭中,他们每周和父母一起看电视、辅导学习、运动健身的比例分别为66.0%、53.0%和45.2%;每年和父母一起看演出、参观博物馆、国内旅游、国外旅游的比例分别为57.3%、65.7%、69.7%和26.7%;每周做家务的时间在3天以上的比例高达59.8%。在学校里,有57.3%的中小学生参加了1个或以上的学校社团;近八成的中小学生主动与学校教师有过交流,有约10%的学生每天都和学校老师交流;在社会上,71.2%的中小学生表示完全有信心或比较有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公共生活,实际行动中有52.2%的人当过志愿者,73.9%的人捐过款,众多公共事务中最感兴趣的是环境问题(69%),其后依次是中国社会问题(63.4%)、国际政治问题(57.7%)、本地社会问题(53.5%);关于网络生活,75.9%的中小学生有专用的手机,52.7%的人有自己的电脑,85.5%的人有QQ号,70.9%的人有微信。这些调查结果表明,中国的中小学生对于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参与有着广泛的兴趣,也有切实的行动,他们渴望了解社会、参与真实的社会进程。

(参见儿童蓝皮书《中国儿童参与状况报告(2017)》p7-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12月)


《中国儿童参与状况报告(2017)》指出——学习是儿童生活的主要内容,校外生活也被学校的学习所占据

         蓝皮书指出,在儿童参与内容上,学校活动和学校之外的活动处于严重不平衡的状态。学习是儿童学校参与的主要内容,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是当前儿童校外生活的主要内容也被学校的学习所占据,这样的现状令人担忧。调查表明,从家庭中亲子沟通的内容来看,48.4%的中小学生每天都会跟父母谈论学习,34.5%的中小学生每天都由父母辅导学习;从校外活动参与的内容来看,48.9%的中小学生都参加了和学校考试内容密切相关的补习班,小学生参加补习班的比例为49.2%,初中生是51.7%,高中生是45.9%。换句话说,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之外,一方面要完成大量的家庭作业;另一方面还要投入时间接受补习教育来强化学校学习。学习已经成为中小学生生活的主要内容,可以说,我们的许多儿童是在孤独而忙碌的学习中度过了自己的童年。

由于学习成了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所以儿童在校外的参与显得很不充分。就人际交往而言,14.5%的中小学生从来没有和邻居说过话,接近一半的中小学生没有和外国人说过话;就校外活动而言,68.3%的中小学生没有参加过校外主题活动,65.8%的人没有参加过国内营地活动。我们知道,校外教育机构在中国儿童的生活当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从定位上来看,很多校外教育机构仍然没有摆脱学校学习任务的限制,没有实质上成为与学校教育平行的教育主体。

        概括来说,学校学习在今天的儿童生活当中,占据较大比重。各个学段之间,尽管存在差异,但是总体比重都很大。儿童在校外缺少参与广泛社会生活的机会。在调查中,学生表现出对于更丰富的生活方式的渴望。在我们调查的公立中小学中,学生的校内外生活普遍受到学校的限制。与此同时,校外教育机构在中国儿童的生活当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是,从定位上来看,儿童的许多校外学习时间被投入到学校所规定的学习任务上来。校外教育机构,变成了学校的延伸甚至附属品。校内外教育机构的这种状况,进一步恶化了儿童参与的状况。校外教育独特的作用与价值有待进一步发挥。

(参见儿童蓝皮书《中国儿童参与状况报告(2017)》p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12月)


《中国儿童参与状况报告(2017)》指出——儿童生活的主题单一,生活范围偏于狭窄

        蓝皮书指出,学校学习对于儿童参与的影响,除了占据绝大部分内容外,还在时间和空间上不断施压,严重影响了儿童参与其他主题的机会。调查结果表明,有超过一半的中小学生在放学后几乎没有和朋友玩耍的时间,这一比例在小学生中是54.6%,在初中生中是61.4%,在高中生中是66%。即使那些有机会和朋友玩耍的中小学生,每次玩耍的时间都在1小时以内。另外,中小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处理家庭作业。从作业时长的角度来看,52.4%的小学生能在1个小时内完成作业,近30%的小学生要花2个小时以上来完成作业。对初中生来说,只有22.1%的学生能在1小时内完成作业,54.6%的学生要花2个小时以上做作业,更有15.7%的初中生要花3个小时及以上的时间来处理作业。在高中阶段,仅有12.9%的学生能在1小时内完成作业,72.4%的学生要花2个小时以上,41.2%的学生要花3个小时以上。按照教育部2008年印发的《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学校应统筹学生的家庭作业时间。其中,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时间控制在60分钟以内,初中各年级不超过90分钟。很显然,中小学生的实际作业量远超这一规定。如果说周末或寒暑假还有可能给儿童的其他参与留有一些时间,那么这一点点希望也因为红红火火的兴趣班和补习班变成了奢望。调查数据显示,接近两成的中小学生参加了2门及以上的兴趣班,同时有25.3%的中小学生参加了2门及以上的补习班。

        除时间之外,儿童参与的空间也受到诸多限制。以社区参与为例,观察表明,目前中国社区还缺乏专门针对儿童的机制和平台。少数的社区中有诸如三点半课堂这样的服务机构。换言之,儿童在社区中主要是作为一个学生,而缺少在社区中发声的平台和机会。例如,在某社区进行一项针对儿童的研究问了这样一个问题:“您是否知道社区居委会?”结果显示,多数儿童不知道有居委会这个组织,更不了解居委会的具体职能。在社区中,儿童并未被作为一个有独特需求、有独特眼光的行动主体来看待。儿童生活在社区当中,但他们实际上是被社区边缘化的一个群体。

        概括来看,儿童进入学校后,即获得学生身份,这是一个制度性身份。伴随这个身份的建立,学校对于儿童发展的评价指标,也成为普通家庭和社会公众对儿童发展的评价标准。于是,基于分龄制学校的学生评价标准,一个个最初的好孩子,被区分为好学生、差学生以及一般的学生。这对于儿童发展具有长远的标签作用。这既是对儿童当前发展状态的一种窄化,也会影响儿童长远的发展方向,限制儿童发展的可能性。与此同时,因为学校的高度发达,儿童在校外生活的时间、空间也受到严重挤压。儿童在参与家庭和社区生活的过程中,受到学生身份的极大影响。相关成人和机构,在主导或协助儿童参与事务的过程中,也会受到学校教育的掣肘。结果,儿童生活的主题单一,生活范围偏于狭窄。

(参见儿童蓝皮书《中国儿童参与状况报告(2017)》p1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12月)


《中国儿童参与状况报告(2017)》指出——儿童与家长的沟通话题单一、邻里交往稍显不足、公共参与渠道较少

        在调查中,蓝皮书从家庭参与、学校参与、儿童放学后生活、社会交往、校外教育参与、网络参与、公共参与七个方面来观察儿童参与的整体面貌。但是蓝皮书的数据结果表明儿童参与的一些重要议题被忽略。

        在家庭参与方面,儿童与家长的沟通话题单一。90%以上的父母都会和儿童谈论学习问题。但是,有31.5%的父母从来不和孩子谈论怎么交朋友,33.6%的父母从来不和孩子谈论自己的工作,26.3%的父母从来不和孩子谈论怎么用钱,38.6%的父母从来不和孩子谈论什么是爱,47.8%的父母从来不和孩子谈论生命和死亡的问题。这些缺失的亲子沟通话题,恰恰对儿童长远的发展、对于儿童的自我保护和生命教育具有重要价值。

        在社会交往方面,儿童侧重同学交往,邻里交往稍显不足。有94.8%的中小学生在本班都有好朋友,而经常和邻居说话的中小学生比例不到30%,这些数据说明当下的儿童社交更多局限在同学中,缺少与邻里,甚至是更大范围的人群的交往经验,这不仅不利于儿童当下的身心成长,也不利于其未来的发展。

        在公共参与方面,儿童的参与渠道较少。虽然儿童在公共参与方面表现出兴趣和信心,但是仍有26.7%的学生从来不看电视新闻,43.2%的学生从来不看报纸新闻,28.8%的学生从来不看网络新闻。

        可以说,在以学习为天职的身份定位下,许多原本可以吸引学生,也应该引起学生关注的信息渠道和生活主题被忽略了。一些现代社会的重要参与主题,在一部分儿童的生活中缺位,比如亲子交往中不涉及生命和爱的话题、禁止或限制儿童使用网络等。这种儿童参与状况,在长远来看一定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参见儿童蓝皮书《中国儿童参与状况报告(2017)》p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12月)


《中国儿童参与状况报告(2017)》指出——儿童参与在学段、性别、是否独生、城乡、家庭经济水平等方面存在群体差异

        首先,在学段上,随着学段的增长,儿童的学校参与程度逐渐降低。本次调查研究显示,在和老师交流的主动性上,12.2%的小学生几乎每天都和老师主动交流,分别高于初中生的比例(9.5%)和高中生的比例(7.2%)。小学生参加社团的比例也高于初中生和高中生,三者分别为65.1%、60.7%、46.0%。

         其次,在性别上,女孩的家庭参与程度更高,男孩的公共参与程度更高。和男孩相比,女孩和父母沟通学习、心情、交友等内容的频率更高,进行家庭决策的频率更高;在安排放学后时间的自主性上,女孩更高,但她们更多选择做作业,而男孩更多是去和朋友玩、锻炼身体、上网。在公共参与上,男孩的公共参与兴趣指数和公共参与行为指数都显著高于女孩。

        最后,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参与状况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独生子女和父母的亲子沟通指数更高,在和父母一起看演出、参观博物馆、国内旅游等亲子活动上的频率更高;独生子女参加校外主题活动、补习班的门类和频次都高于非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参加国内营地的比例(37.1%)也高于非独生子女(31.5%);在网络参与上,独生子女拥有手机、电脑、微信和博客等账号的比例分别为79.5%、54.5%、76.9%、51%,均高于非独生子女(分别为72.8%、50.9%、65.5%、39.9%)。非独生子女家务参与的程度更高,放学后和朋友玩、锻炼身体、看课外书、看电视的时间更长;更多选择面对面的交往方式,如出门和朋友交往、和邻居交往;在学校参加更多社团;在公共参与上,虽然非独生子女看新闻的频率低于独生子女,但他们有更多的捐款行为。这些数据说明,独生子女的参与资源更丰富,非独生子女参与资源更传统。但这些差异的背后可能有其他因素的干扰,例如城市家庭中独生子女比例更高,农村家庭中非独生子女比例更高,所以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参与状况的差异可能也反映了家庭背景的差异。

        调查结果表明,在家庭背景若干维度上,儿童参与状况都有巨大的差别。例如,从城乡的角度来看,城区家庭、郊区家庭、乡镇家庭和农村家庭儿童之间,在亲子沟通上存在显著差异。城区家庭儿童的亲子沟通频率依次显著高于郊区儿童、乡镇儿童、农村儿童。从家庭经济水平的角度来看,经济水平不同的家庭在放学后时间分配的自主性上,差异程度也达到了0.001的显著水平。其中,经济水平最低的一部分家庭,孩子们放学后看电视的时间要显著多于经济水平更高的家庭。而经济水平最高的一部分家庭,孩子们放学后做家庭作业的时间,则显著低于经济水平更低的家庭。此外,基于父母的职业类型、父母的受教育水平等维度,儿童参与方面也存在巨大差异。

        在儿童参与问题上,一部分家庭高度关注儿童参与意识保护、参与能力培养。这部分家庭会创造各种机会让儿童在学校内外,获得丰富的见闻和阅历。与此同时,另一部分家庭更加关注儿童的学业竞争。这部分家庭对于儿童采取更加严格的管理方式,以各种或刚性或柔性的方式,把儿童的体力和智力尽可能多地投入到学校竞争当中。可以说,当前中国社会在儿童教养方式上已经出现了剧烈的观念冲突。各种相互竞争的教育话语同时活跃在各种媒体当中。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在这些冲突的教育观念面前,莫衷一是。可以说,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已经可以作为对不同家庭进行区分的一个标志。这不再是基于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进行的区分,而是基于对孩子的教养方式所进行的更有教育色彩的区分。我们相信这种育儿方式上的差异,会对中国社会阶层的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参见儿童蓝皮书《中国儿童参与状况报告(2017)》p12-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12月)


《中国儿童参与状况报告(2017)》指出——优质学校和普通学校儿童参与状态存在差异

         蓝皮书指出了优质学校儿童和普通学校儿童在家庭参与、放学后生活、学校参与、校外教育参与、社会交往、网络参与和公共参与七个方面的参与差别。

        第一,关于亲子沟通,优质学校的儿童在和父母沟通学习、心情、交友、时政方面都显著高于普通学校的儿童,但在花钱的沟通上显著低于普通学校的儿童。关于亲子活动,优质学校的儿童在和父母一起看演出、参观博物馆等、国内外旅游方面都显著高于普通学校的儿童;但在父母辅导学习、和父母一起看电视这两项,显著低于普通学校儿童;优质学校儿童在家务参与、家庭决策参与上显著低于普通学校的儿童。由此表明,优质学校的儿童更愿意与父母分享心情和交友、探讨学习和时政,且多集中于一起看演出、参观博物馆、国内外旅游等较高家庭资本的户外亲子活动,而非仅限于看电视、辅导作业;普通学校的儿童家庭参与更多,不论是家务参与还是家庭决策参与。 

        第二,关于放学后的时间安排,优质学校儿童在做作业的时间上显著高于普通学校的儿童;但在和朋友玩的时间、锻炼身体的时间、看电视的时间和上网的时间上显著低于普通学校的儿童。由此表明,优质学校儿童更多在放学后将时间用于做作业,而与朋友玩、锻炼身体、看电视、上网的时间较普通学校儿童少。

        第三,关于学校参与,优质学校儿童在参与学校社团、师生交流等方面的频率上显著高于普通学校的儿童。

        第四,校外教育的各个方面,包括校外主题活动的门类、参加国内和国外营地活动的比例、参加兴趣班的门类和频率、参加补习班的门类和频率,优质学校儿童都显著高于普通学校儿童。

        第五,关于社会交往,优质学校儿童虽然在同班好友数量上和普通学校儿童并无显著差异,但在他班和校外好友数量上显著高于普通学校儿童;优质学校儿童在和朋友出门交往、和邻居交往的频率上,显著低于普通学校的儿童,但在和朋友以电话/网络交往的频率上,显著高于普通学校儿童,并且在国际交往上也显著高于普通学校儿童。

        第六,关于网络参与,优质学校儿童在上网时间上显著低于普通学校儿童,但在上网设备(手机和电脑)的配备上、上网账号(微信、论坛/博客、电邮)的拥有上都显著高于普通学校儿童;而在上网功能(学习/娱乐)的表现上两者并无显著差别。

        第七,关于公共参与兴趣,优质学校儿童对中国社会问题、国际政治问题、环境问题的兴趣都显著高于普通学校儿童;并且看各类新闻(电视、报纸、网络)、捐款的行为频率都显著高于普通学校儿童;但在当志愿者和努力改善公共生活行为的频率上和普通学校儿童并无显著差异。

(参见儿童蓝皮书《中国儿童参与状况报告(2017)》p73-7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12月)


《中国儿童参与状况报告(2017)》指出——儿童参与和学校表现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

        在中国儿童参与调查的数据基础上,蓝皮书采用相关检验方法,从学业成绩、班干部的担任情况、学校投入三个方面,对儿童参与和学校表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其中,儿童参与的内容包括儿童的家庭参与、放学后时间分配、学校参与、校外教育、网络参与、公共参与等方面。调查发现,儿童的各项参与和儿童在学校的学业成绩、是否当班干部和对学校教育的投入都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

        第一,亲子沟通、亲子活动、家务劳动参与、家庭财务和儿童的各项学校表现,包括学业成绩、担任班干部、学校的情感投入和行为投入,都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而家庭决策参与也和儿童的学校情感投入和行为投入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这一结果表明,家庭参与越多的儿童,往往更积极投入学校生活,学校表现也更佳。

        第二,放学后做作业的时间、看电视的时间、上网的时间都和儿童的各项学校表现,包括学业成绩、担任班干部、学校的情感投入和行为投入,表现为显著的负向相关;而锻炼身体的时间、看课外书的时间和儿童的学业成绩、担任班干部、学校的情感投入和行为投入却表现为显著的正向关系。这一结果反映出,放学后过多做作业、看电视和上网可能不利于学校表现;而锻炼身体和看课外书可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校表现。

        第三,校外教育包括校外主题活动、国内外营地、兴趣班参加,它们都和儿童的各项学校表现,包括学业成绩、担任班干部、学校的情感投入和行为投入,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参加补习班虽然和儿童的学业成绩、班干部表现为显著正相关,但是和学校的情感投入的相关并不显著。

        第四,关于社会交往,儿童在同班的好友数量与其学校表现,包括学业成绩、担任班干部、学校的情感投入和行为投入,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儿童在其他班和校外好友的数量与其担任班干部、学校的情感投入、行为投入都表现为正向相关,但是却和学业成绩表现为显著的负向相关;儿童出门交往、电话/网络交往的频率也和儿童的学业成绩表现为负相关;邻里交往、国际交往和儿童的学业成绩、担任班干部、学校的情感投入和行为投入,都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

        第五,上网的时间、上网各类账号的拥有、上网设备的配备(手机和电脑)都和儿童的学业成绩、对学校的情感投入和行为投入表现为显著的负向关系;但是上网多用于学习而非娱乐却和儿童的学业成绩、担任班干部、学校的情感投入和行为投入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

        第六,儿童公共参与的各个方面,包括公共参与的信心和兴趣、公共参与的各项行为,都和儿童的学业成绩、担任班干部、学校的情感投入和行为投入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这一结果表明,公共参与越多的儿童,也更积极投入学校生活,学校表现也更好。

       上述发现表明,加强家庭中的亲子沟通、亲子活动及家务、家庭财务、决策等的参与;放学后多让儿童锻炼身体、看课外书,减少做作业时间、看电视的时间;为儿童提供校外教育的机会;让儿童多交同班好友,多和邻居、国际友人打交道;用好网络;加强儿童的公共参与,都可能有助于提升儿童的学校表现,包括学业成绩、担任班干部、学校的情感和行为投入。

(参见儿童蓝皮书《中国儿童参与状况报告(2017)》p116-14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12月)


上一篇: 马修•佩里:日本开国的历史经验具有普遍意义
下一篇: 文化中的政治 | 老斗:豪掷千金的“干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