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动态

2017年《社会心态蓝皮书》发布

2017年12月1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7)》发布会在京举行。

_86A8138

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社会心态蓝皮书课题组”年度研究成果《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第六本。本年度社会心态蓝皮书战略合作单位为智媒云图和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


_86A8121


本书主题是社会阶层与获得感,具体细分为社会阶层与幸福感、社会认知与创新创业以及网民社会心态三大部分。

社会阶层与幸福感部分,分别从主观社会阶层、主客观社会地位和自我类别化视角扩展社会阶层研究。本书研究结果显示,人们当前的社会阶层认同以中层偏下为主,倾向于将自我类别化为弱势群体,对于未来和下一代的社会阶层预期较高。客观社会地位与主观社会阶层关系紧密,对阶层预期影响较小,并无法完全影响人们的自我类别化。主客观社会地位负向预测社会参与意愿,正向预测社会参与经历。当个体将自身类别化为优势地位群体时倾向于低估群际冲突严重程度,当类别化为弱势地位群体时倾向于高估群际冲突严重程度。在幸福感获得上,追求投入取向的幸福感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意义取向次之,享乐取向最低。

社会认知与创新创业部分,尝试探讨公众的风险认知、死亡态度和创业心态。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和项目相关的城市,地方认同水平越高,政府信任度越高,环境风险认知度越低。随着年龄增长,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有所减少;对于死亡的中性接纳有所提高,宗教信仰对于死亡态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死亡的接纳上。幸福感程度更高的个体对死亡的逃避性接纳和趋向性接纳程度均较低,对死亡的中性接纳程度更高。就创业心态来看,仅两成以上创业者认为自己创业成功,创业者的创新自我效能感、日常创新行为得分以及对创业环境的评价显著高于非创业者。

网民社会心态部分以房价和网络民族主义热点问题为切入点探索了网民社会心态,描绘了澳门网民的社会心态特征,揭示了城市网民在微博上的房价关注度与城市人口密度呈正相关,但与其经济发展水平无明显关联。国际冲突对网民心态的影响已超越单纯民族主义情绪下的社会动员,变成多元主体间的对话与协商过程。

_86A8135


认为自己处于社会中层的比例呈现增长趋势,对未来及下一代阶层预期较乐观  

课题组以2017年社会心态调查(CASS—INTELLVISIONSMS)中13703个城市居民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人们主观社会阶层的现状、主观评定的社会阶层的变化特点和人们对于社会阶层的预期,探讨了客观社会经济地位和主观社会阶层之间的联系。蓝皮书指出,人们自己评估的主观社会阶层从过去、现在到未来,呈现逐渐上移的特点。当前的主观社会阶层以中层偏中下为主,而与现在相比,人们回想自己5年前或刚参加工作时的社会阶层,则表现出中下偏低的阶层认同特点。换言之,人们对现在社会阶层与过去相比的变化评价表现出积极的态势。在预期自己5年后的社会阶层时,人们的社会阶层认同以中层偏中上层为主,而预期自己下一代的社会阶层时,认为下一代会处于社会中上层和上层的人占多数,可见,大家对于未来生活的预期,尤其是对于下一代社会阶层的预期比较乐观积极。

_86A8124

男性的社会参与经历一般多于女性

近年来,如何引导和规范社会参与已成为中国社会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课题组通过考察和对比民众在网上参与社会问题讨论、志愿服务活动、反映意见、环境保护和举报腐败五个领域的社会参与意愿和参与经历,探讨中国当前社会参与状况,同时进一步考察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等人口学变量和主客观社会地位对社会参与的影响。结果显示,从社会参与经历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来看,性别上,男性的社会参与经历多于女性;收入水平越高,社会参与经历越多,但在社会参与意愿方面,反而是收入越低,社会参与意愿越强;在受教育程度上,整体趋势是受教育程度越高,社会参与经历越多,但在社会参与意愿方面,反而是受教育程度越低,社会参与意愿越高。因此,一方面要创设低收入、低受教育程度的个体社会参与的途径;另一方面,可能就是要提升高收入、高受教育程度的个体的社会参与意愿。此外,从参与经历来看,似乎更重要的是提升民众的收入水平和受教育程度。

不同出生年份个体的主观幸福呈“倒U形”                                                          

当下,幸福感不仅是个体层面的变量,更是衡量整个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从2007年开始,国家统计局与中央电视台联合主办的《经济生活大调查》每年都评选出“中国最具幸福感的十大城市”。在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中,“多谋民生之命、多解民生之忧”等民生问题一直贯穿始终。包括美联社在内的外媒认为“幸福感”是中国政府近年工作的主题。

蓝皮书指出,不同出生年份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呈“倒U形”,“00后”主观幸福感较高,“90后”主观幸福感最低,而后逐渐上升,“40后”的主观幸福感基本和“00后”持平。不同出生年份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主要表现的是年龄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00后”个体处在学生阶段,主要面临学业任务,整体比较幸福。而“90后”、“80后”、“70后”个体基本属于大学毕业进入职场之后,个体需要承担职场责任、家庭责任,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阶段,主观幸福感低于其他年龄阶段的个体,但仍在4分“中立”以上。“60后”、“50后”和“40后”,这部分个体已经达到退休年龄,基本处于颐养天年、儿孙绕膝的生活,主观幸福感相对较高。

_86A8151


东北地区与华东地区个体主观幸福感相对较高                                                        

当下,幸福感不仅是个体层面的变量,更是衡量整个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从2007年开始,国家统计局与中央电视台联合主办的《经济生活大调查》每年都评选出“中国最具幸福感的十大城市”。在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中,“多谋民生之命、多解民生之忧”等民生问题一直贯穿始终。包括美联社在内的外媒认为“幸福感”是中国政府近年工作的主题。在此背景下,课题组认为对幸福感的关注,不应仅仅停留在个体层面,更应该上升到地区层面、社会层面,从更加宏观的视角了解社会整体的幸福感情况。

蓝皮书指出,不同地区的个体主观幸福感存在差异,其中东北地区显著高于华南地区、华中地区、华北地区、西南地区等,华东地区显著高于华南地区、华中地区、西南地区,其他地区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较年轻群体的死亡恐惧相对较高,“60后”群体的恐惧感有所下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死亡向来讳莫如深,与死亡相关问题的思考和研究也很少。被尊为圣人的儒家文化精神代表孔子曾说过“未知生,焉知死”。然而,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加速,现代性的诸多特征促使人们开始重视与死亡相关的诸多议题。中国的人口结构正在发生急剧转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人们越来越看重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强调生命最后时刻的尊严。如何理性对待自己和他人的死亡,让逝者善终、亲者善别,都是当前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通过数据分析,课题组发现不同年龄段在死亡态度上存在差异。总体趋势表现为较年轻群体的死亡恐惧相对较高,“60后”群体的恐惧感有所下降。其次在死亡的中性接纳上,总体趋势表现为,“90后”对于死亡的中性接纳较低,随年龄的增长对于死亡的中性接纳不断提高,“60后”群体对于死亡的中性接纳有所降低,但未达到统计上的显著水平。

_86A8164


近半受访者表示二三线及省会城市是理想的创业城市                                            

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由李克强总理提出后,各级政府出台了各项政策,力图创造良好的社会创新创业环境,越来越多的民众也正在或将要投入到创新创业的活动中去。蓝皮书指出,创业和非创业人群中47.6%均认为二三线及省会城市是理想的创业城市。创业人群中25.4%认为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是理想的创业城市,14.7%选择地县级城市,选择乡镇农村作为理想创业城市的占8%。非创业人群中,选择地县级城市的比例占到22.1%,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占17.6%,乡镇农村占9.8%。

宁夏银川市最关注房价议题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各大城市房价一路飙升,房价已连续多年成为国人最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在具有悠久农业历史的中国,国人对于土地这一农业生产的重要载体有着深厚的情结。这一价值观念在当代中国的体现,就是城市居民对房产的特殊情感。在此背景下,课题组以中国95个城市为基本分析单位,借助网民在互联网产生的海量微博文本数据,探索不同城市、不同地区在房价议题上的关注情况及可能存在的地域差异,并初步探索影响网民房价议题关注度的因素。

结果表明,95个城市的平均房价关注度约为318.19,其中,最关注房价议题的是宁夏银川市,关注度指数为874.05,对房价的关注度最低的则是山西太原市,其关注度指数仅为42.53。可见,不同城市之间的房价话题关注度可能存在差异。

四大地区在围绕房价议题进行讨论时侧重点有所不同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各大城市房价一路飙升,房价已连续多年成为国人最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在具有悠久农业历史的中国,国人对于土地这一农业生产的重要载体有着深厚的情结。这一价值观念在当代中国的体现,就是城市居民对房产的特殊情感。在此背景下,课题组以中国95个城市为基本分析单位,借助网民在互联网产生的海量微博文本数据,探索不同城市、不同地区在房价议题上的关注情况及可能存在的地域差异,并初步探索影响网民房价议题关注度的因素。

蓝皮书指出,大地区在围绕房价议题进行讨论时,东部地区的微博用户较多讨论与“买房”相关的话题;中部地区的微博用户则更关注“房价”;西部地区的微博用户提到“住房”一词的频率更高;而东北地区的微博用户则同时关注“买房”和“房价”话题。可以推测,在购房行为中,东部地区的居民行动性更强,中部地区的居民观望态度较其他区域来说更强,西部地区的居民更关注住房条件等。


标签: 社会心态
上一篇: 80年前的今天,南京陷落 | 国家公祭日
下一篇: 书讯|外祖父大平正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