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动态

中国城市群 · 日本都市圈

从世界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国民人口都基本呈现相同或类似的演化逻辑,即人口由乡村向城镇、由分散的中小城市向大中城市集中的过程,进而推动都市圈和都市带的形成、发展与壮大,占据国家经济社会生活的比重愈大,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愈发明显。


8.22都市圈1

大阪


如日本,从1955年到1973年,日本经济翻了三番。至1970年日本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70%,以东京、名古屋、大阪三个人口与工业密集的大都市区为中坚形成的京阪大都市连绵带,就集中了全国80%以上大型公司和大型私人企业。近年来,从东京到福冈出现了一条巨大的城市走廊。新干线高速列车线和其他交通干道清晰地勾画出这一城市走廊的轮廓。近40年来,虽然不断有人提出相关方案和措施以减缓人口的进一步集中,重新规范这些大都市区的空间布局,但人口向大都市区集中的趋势仍有增无减。由此,日本地窄人稠的自然人文条件,重化工业化、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造就的临港工业地带,形成大规模、高密度的城市社会,促使人口高速增长和加速了城市化进程,既提高了大型城市的人口规模和密度,还提高了经济效率,形成了日本独特的人口大城市化和都市圈化的城市化模式。


8.22都市圈2

上海


当代我国的城镇化是一个典型的政府主导型城镇化,城市发展的速度、水平、方向和模式都深深地打上了制度变迁的印记。当前,政府主导型城镇化正在以新的方式得到强化。我国正处于以大都市区带动城镇化的新城市时代,大都市区将成为我国区域发展的基本组织单元和城镇化的重要模式。21世纪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规划、区域规划、国土规划等都明确提出: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


8.22都市圈小标

都市圈经济格局

日本是亚洲地区都市圈发展程度最高的国家,已形成由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圈,以最大引擎东京都市圈为例,其面积仅为全国的8.5%,却集中了全国1/3的人口,人口密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之多,作为日本经济、交通、文化、科技的核心地带,贡献了全国1/3以上的GDP、高校与科研机构等。其首都东京已逐步确立其全球三大金融中心的地位,也被认为是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世界级中心城市。

我国目前已形成由长三角、珠三角和首都圈等三大都市圈,其中长三角作为我国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当前已承载16座城市。国土面积占全国比例仅2.2%,人口占全国一成以上,却创造了全国近1/4的GDP和财政收入,人均GDP相当于全国水平的3倍还多,同时,也是我国科技文化、人力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企业家精神蔚然成风,以交通路桥建设为主建构的3小时经济圈已然覆盖了长三角的大部分地区。其中,上海作为全国的经济、金融、贸易与航运中心,无疑成为长三角都市圈的领头羊。


8.22都市圈3

广州


8.22都市圈小标

都市圈区域规划

日本政府非常重视都市圈规划,东京都市圈在日本的核心地位以及世界影响力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各界对区域规划的重视。早在1985年,日本国土厅大都市圈整备局(专有机构)就对首都改造进行了系统规划,提出改变东京最初的一级集中的结构为现行的多级、多圈层的城市结构,并形成了以东京中心区为核心,多摩地域、神奈川、埼玉、千叶和茨城南部区域等几个核心板块围绕的格局。

都市圈模式是迄今为止城市区域化发展的最高形式,也是最为集约和有效的模式,日本一直致力于都市圈区划动态管理机制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都市圈区划体系。中国城镇化也在不断推进,以都市圈为基础的区域划分和研究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日本都市圈经济区划过程完整、易于观察,开放的国际环境也与中国目前所处国际环境类似,因此可以成为中国进行都市圈区划和治理工作的重要借鉴。

20世纪90年代以后,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的经济梯度格局逐渐成形,然而,圈内各级城市的角色定位、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都开始成为打破城市行政区划限制、加速城市间分工合作的重要命题。只有这些省市发挥各自优势,协调发展,才能最终融为一体。早期区域分布体现在以沪宁、沪杭和杭甬为主轴的“之”字形经济走廊,当前,随着其中大型交通工具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城市间功能定位和协作分工更加凸显,长三角已然步入优势互补、互动双赢的良性轨道。


8.22都市圈小标

都市圈人口密度

人口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的人口数量,我国当前通行的“城市人口密度”,是以行政区划内总人口除以总面积得出的,包括建成区和非建成区。然而,以城市的建成区或中心区域进行核算更加科学合理。以东京都为例,一是作为行政区划之一的东京都,是与府、县并列的一级行政区,地理上一般划分为区部(23区)、多摩地域(26市及部分町)、岛屿部(指伊豆诸岛、小笠原诸岛,延展面积甚广但人口稀少)三大部分。2011年初东京都总人口1316万,面积 2187平方公里。二是作为城市的东京,指东京都的核心部分即都心23区。23个区总人口895万人,面积 621.98平方公里。区部平均人口密度为14389人/平方公里。其中,丰岛、中野和荒川三区人口最为稠密,每平方公里已然突破2万人,然而,部分区域人口密度不足1.5万人/平方公里。郊区26市部人口密度明显降低,仅为5265人/平方公里。


8.22都市圈4

都电荒川线


比较中国若干大城市与日本的人口密度可以发现,中国大城市的人口密度远高于日本,如上海人口密度已接近2.7万人/平方公里,相当于东京的2倍,天津(市内四区)、广州(越秀区)人口密度也分别相当于东京的1.84倍和2.14倍。甚至南京,以城墙为界的老城内部,人口密度已达到3.2万人/平方公里。然而,在中心城区与郊区的差异方面,中国大城市差异远比日本更大,表现出更为明显的单核集中态势,而日本城市显得较为均衡。


8.22都市圈小标

都市圈交通体系

交通对于都市圈的形成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交通是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先导。东京是日本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中心,其交通系统规划合理、发展完善,较好地解决了这个超大城市的交通问题。总体看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以轨道交通为主导。东京都市圈高峰时段进入核心区的轨道交通出行比重高达92%,全天24小时的向心出行中轨道交通也高达86%,轨道交通成为准时、便捷、廉价的交通出行方式。②分布合理,三层交通网络并行不悖。地面、地下和空中组成了“东京都市圈”的3张交通网络。“地面网”主要是城市一般道路,解决城市内部交通;“地下网”全是公共交通,由地铁和电车组成;“空中网”主要由新干线、高速公路和电车组成,解决了中长距离的交通问题。这种纵横交错的立体交通有效解决了城市车辆拥挤的矛盾。③多种运输方式衔接良好,换乘方便。东京都市圈内的各种交通系统之间都能进行便利的衔接和换乘,地铁的许多路线与部分国铁线及其他私营铁路线相互直通运转;市内公共交通站点多与地铁站相衔接。城市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地铁、电气铁道等相互连接,构成了“东京都市圈”市际交通与市内交通的整体化网络。

反观我国的都市圈发展,在长三角形成了沪宁、沪杭和杭甬铁路为轴的城市密集带,改革开放以来,高速公路、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快速建设也促进了城市的扩张。目前,长三角地区已基本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综合交通布局,区域内各种交通运输方式齐全,分工也相对明确。《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也将综合交通作为重大基础设施协调与建设的重点。然而,尽管如此,仍远不能弥合旺盛而高速增长的运输需求,一是铁路发展相对滞后,不能满足多样化需求;二是以公路网为主体的运输模式,受影响因素较多;三是多种运输方式间的换乘与衔接不够,严重影响了整体效益的发挥。总体看来,相对于日本都市圈交通体系,我国都市圈交通系统供需不平衡,城市交通运输效率低下已成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制约。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城市化进程还远远没有完成,预计未来10年内仍会有大量人口涌入都市圈,人口密度将继续增大,因此日本东京都市圈以轨道交通为主导的集约化交通发展模式更加符合我国的国情,值得学习和借鉴。


8.22都市圈5

新干线


8.22都市圈小标

都市圈效率与问题

城市群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人们对规模经济效益的追求。一般认为城市群规模效益和城市规模效益一样都具有“倒U”形规律。城市群发展无疑能取得巨大的规模效益,但是过度发展城市群有可能导致三个方面的后果:一是城市规模的自我强化效应导致城市经济最终陷入低效率状态;二是城市群的过度发展导致经济非均衡发展;三是城市群的过度发展导致生产要素成本和交通成本的增加。以日本为例,在战后不到50年的时间里完成了欧美发达国家100年才完成的城市化过程。城市群发展在促进本地区城市经济大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土地和房价泡沫、经济非均衡发展、城市公害与交通问题等诸多负面影响。基于这些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一直在研究如何将首都圈的人口居住和产业发展等功能分散到周边地区。

如上所述,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城市群相比,我国三大城市群发展有两个特征值得注意:一是城市人口密度过大,二是我国城市化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三大城市群还将承载更多从农村或其他城市转移来的人口。当前,三大都市圈地区土地价格与房产价格飞涨、交通与通勤成本不断增加已然成为不争的事实。由此,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市圈发展给我国的启示是,在目前都市圈集中化发展的同时,更应关注城市功能的扩散或扩展,关注都市圈发展的规律,关注都市圈的区域承载力,关注都市圈内部以人为本的微观主体需求与感受。






推 · 荐 · 阅 · 读


中日城镇化比较研究

中日城镇化比较研究

耿明斋 [日]村上直树 等著

2017年7月

本书梳理研究了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日本城市化进程及各种相关问题,并与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城镇化进程做了对比,发现两国既存在“半城市化”“都市化”等共性的问题,也存在户籍制度、土地征用及用途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差异,本书借鉴日本经验,为中国的城镇化建设给出了相应的建议。本书还讨论了诸如“市域”与“人口密集地区”两种不同标准的城市化,以及政府规划的城市化与实际演化的城市化之关系等令人感兴趣的问题。


标签: 城市经济学
上一篇: 突围:农民工城市住房和市民化
下一篇: 祛魅中东 | 中东研究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