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图书馆服务

library services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MARC数据2020年第3期(1月)-2020年1月9日

查看详细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图书馆服务 > 业内动态

图书馆应重视个体书商的使用和培养

图书馆应重视个体书商的使用和培养

新闻来源:商报   日期:2014/10/24 15:16:18   作者:刘朝(首都图书馆)
分享到:


在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中,随着文献资源的愈发丰富,特别是非公开文献的井喷式涌现,个体书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类书商与图书馆传统意义上合作的大型书店和馆配商有很大的区别。笔者从事首都图书馆北京地方文献中心的采访工作,同这类书商打交道也有了近十年的时间,在此浅谈一些使用和培养适合图书馆使用的个体书商的经验和想法。

  个体书商经营灵活,多在非公开文献方面积极求取,对丰富馆藏、拾遗补缺起到重要作用。北京最早的一批个体书商,大抵始于潘家园旧货市场和报国寺旧货市场。例如潘家园旧货市场东南角专门设摊位,买卖古籍、旧书刊等。个体书商真正大量出现的标志,是2002年孔夫子旧书网的创建,这为图书馆进行优中选优的合作,提供了过硬的条件和保证。

  个体书商的优点很多,不足也很明显。优点是:经营灵活,较好关注到已流出的非公开文献,例如一些大型书店和馆配商不太重视的年代久远或发行量很小、发行面很窄的的公开文献。不足是:对图书馆采访范围和侧重点的理解不够到位;受旧货市场的影响较大,很难将自身的文献来源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和整合,以开拓新的来源渠道。因此,我们合作的个体书商,定位在更全面地找寻非公开文献、弥补年代久远或是发行量很小发行面很窄的的公开文献方面。

  如何培养出一批初步了解图书馆采访知识,熟悉图书馆采访的方向和重点,能够保证长期较高质量供书的个体书商,成为摆在采访人员面前的课题。这一培养过程,我总结为以下几点:第一,要充分分析库藏状况以全面把握。采访人员要养成定期分析库藏状况的习惯,才能更好地全面把握采访的方向并有重点地对个体书商提出要求。

  第二,要全面了解旧书市场状况以判断能力。个体书商在初期大多依赖潘家园市场及相关渠道,如书虽然没有在市场上出现,但已经被摊贩拿到,这导致旧书市场恶性竞争、价格混乱虚高。当采访人员发现两个以上的书商几批配书大多出自旧货市场,而且重复率较高,就需要及时了解情况并着手准备调整书商的结构。如何判断一批文献是否大多出自旧书市场呢?以笔者近十年来的经验并无捷径,多去、多看、多聊、多思而已。笔者最多时候曾经在一月之内去过七次旧书市场,和书商熟悉后,经常聊一些较细节信息,除废品中心这个渠道外,这家对教育口熟悉,那家对交通口精通,再看人家卖的东西,各摊位的风格也就掌握了。

  第三,细化文献收录要求以提高效率。在认真分析库藏并了解旧书市场的基础上,采访人员提出更为详尽的文献收录要求是培养个体书商的一个重要部分。

  第四,利用价格引导以明确价值。年代较早、现存量较少的公开文献,由于年代所限,大多定价极低,在几毛到几块之间,显然是不合理的。这就需要采访人员综合孔夫子网、旧书市场以及馆里相关财务规定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规则,既要保证该类文献的供给、又要尽量节约有限的经费。

  第五,明确采访流程,尤其明确查重时间,明确结账时间,以安心供书。采访人员的拖沓会造成书商的很大疑虑,要有明确的、公开的采访流程,排除书商的后顾之忧。如一张书单要多长时间查重完毕要清晰明了,包括结账因为涉及流程较多,很难做到具体描述,但至少要明确如最长一月一结等,逾期不能回复一定要主动解释原因。

  以上还要综合各馆和自身的实际情况,采访人员要对馆藏文献、旧书市场非常熟悉,还要有较强的交流沟通和归纳总结能力等,做好这方方面面的工作,就能聚集一批有能力、有敬业精神、有一定专业素质的好用的个体书商,就能够使得采访人员在自身的工作中走得更好,就能够使得地方文献资源建设更加完善。